一亩泉河

更新时间:2023-03-01 13:07

一亩泉河下接鸡矩河,为保定府河上游,全长16.3公里,发源于竞秀区一亩泉镇一亩泉村,流经南奇、南章村,防洪堤闸门,穿崔闸、郝庄村等,于人民公园西侧与侯河、百草沟交汇成保定府河

历史记载

民国《中国地名辞典》:“源出河北保定满城县贤台社。泉自地中涌出,方广一亩,故名。东合鸡距泉迳城濠南,东入寇水。”

一亩泉河下接鸡矩河,为保定府河上游,全长16.3公里,发源于一亩泉村,流经南奇、南章村,防洪堤闸门,穿崔闸、郝庄村等,于人民公园西侧与侯河、百草沟交汇成保定府河,一亩泉河由于汇众泉之水,水如泉涌,喷流如柱,形如鸡矩,水质甘甜,是保定市区的水源区。据历史记载、每到夏秋之交,菱荷如绣,水禽上下,游人共乐,此景就是保定八景中的“鸡水环清”。

《畿辅通志》载:“一亩泉皆发源于易水岭之渝河,地下伏流而来。”易水,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易水,在保定西北部的易县境内,易水岭指的是易县西南部的太行山区。渝河即界河,就发源于易县的最西南角,流经涞源县东南部、顺平的龙潭湖、白银坨一带,过刘家台,从满城的西渝河村出山,《水经注》称鱼水,鱼、渝同音,后人称渝河、渝水,因经渝河村西而得名。历史上保定是燕南赵北之地,也就是燕国与赵国的交界地带,有人认为燕与赵曾以此河为界,所以叫界河。界河水出山前渗入地下砂石层,再从地下流出来,就变成了一亩泉。从地理角度讲,一亩泉村属于太行山山前平原地带,它的西南方向是界河,北和西北边不远是漕河。漕河也是发源于易县太行山区的一条河流,上游是龙门水库,平时水少,河水出山之前就变成地下伏流,史籍称漕河为“沈水”,即“沉水”,意为地下潜沉之河水。一亩泉村正处在界河和漕洪冲积扇的交汇区域,地势较低,有可能是两条河的地下潜流汇在一起,恰一亩泉一带涌出,才形成万泉相汇的奇观。历史上水多时,池塘中的大泉水柱冲出塘面,如沸腾一般。保定一亩泉上游的河水流经的多是太行山石灰岩地区,水质较硬,口感较涩,经过潜流地下被砂石、黏土净化后,就变得甘甜可口。一亩泉区域,也就成了保定的优质水源地。

据《宋史·渠志》载:自保州西合鸡距泉、尚泉(一亩泉)为稻田,横广十里,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辽宋金时期,保定曾是边关,战事不断,保州城也曾毁于战火。

元朝张柔曾“徙保州治于满城”,1227年又“以满城狭隘,徙治于保州”,开始了保州城的重建。“先是建了高大厚实的城墙,城周11里”,又开凿新渠,把一亩泉水引入城中,建好的新渠,水量充足,1232年保州城基本建成后,水域占了城中十分之四的面积。当时水网密布,有“七十二桥”之说,有名的桥10座,桥上建4座楼,西边的叫来青、北边的叫浮空、南边的叫熏风、东边的叫分潮,供人游憩,一听这名字就很有意境。利用城中之水,还建了4处园林,西称种香、北为芳园、南称雪香、东称寿春,也都是令人向往之处。元好问在《顺天府营建记》中描述:“渊绵舒徐,青绿弥望,为柳塘、为西溪、为南湖、为北潭、为云锦。”每到春夏,“芰荷如织,水禽容与,飞鸣上下,若与游人共乐而不能去。舟行其中,投网可以得鱼。风雨鞍马间,令人渺焉有吴儿洲渚之想”,这简直就是一派江南景色。

张柔依水建城,引一亩泉河水进城,既解决了州民吃水问题,也使得城市生机盎然,使保州成为燕南一大都会,在当时跻身于全国大都会之林,结束了唐宋以来保定地区以定州为政治中心的格局,保州第一次超越定州成为区域中心城市。1239年保州上升为顺天路(路是宋元时代的行政区划名,宋朝时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元朝时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府),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这也是“保定”的最早来历。到明太祖元年(1368年),“废元保定路,置保定府”。一亩泉河保定城以下的部分,遂被称为“府河”。自此,就有了“先有一亩泉,后有保定府”的说法。它如同一条绸带,将保定各地紧密地连接到了一起。城中水上交通也因水而兴,给保定古城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元代名人刘因赋《一亩泉》诗:“此日西塘路,乘闲作胜游。深深柳成巷,脉脉稻分沟。白石常函雨,黄花不受秋。移居新有意,试作野人谋。”另一首《西塘观稻》古诗:“藻西庄喜晚来过,有岸无沙鸡水河。柳绕几湾白鹭下,稻连千顷绿云多。花香散落农家艇,芒刺横牵渔夫蓑。”

明代王溥的《一亩泉》诗曰:“千古连泉与惠泉,一茶风味世争传。何如一亩涵天泽,灌足花封万顷田。” 对一亩泉水质、水量的描述,更是绘声绘色。

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变成直隶省省会。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至清朝灭亡(1911年)直隶总督驻此,保定一直为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清代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奏修治府河摺》中写道:“府河来源,常年畅旺,天津及南、北运河,米、盐、百货樯集省城。”可以说,保州城重建,泉水入城,为保定在元明清三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亩泉的水,就是城市的根,在保定历史上扮演着非常厚重的角色,也润泽了保定这座古城,植入了生生不息的发展原动力。

清代尚书郭棻是顺治九年进士,他“工诗善书,为文华瞻”,与当时名家沈荃齐名,有南沈北郭之说。当年郭棻曾在月下,登保定古城眺望“鸡水环清”有感赋诗:“城下珠泉泉外城,激湍凝沫若相倾,穿田鹅栅金沙细,近水人家石磴精,苇墅牵麻波上过,渔船载网月中行。两三闸向城隅转,遥见东皋种马绥。”清康熙年清苑知县时来敏有《鸡水环清》诗:“鸡距泉流绕郡城,潆洄合抱又东倾。涌珠泣学鲛人泪,澈鉴魂消牛渚精。鹭影翩跹云里泛,橹声敛乃镜中行。渔歌互答多幽兴,且对沧浪濯我缨。”两诗都描述了一亩泉、鸡水泉水环绕当时的保定府城(也是清苑郡城)的美景,既看到用芦苇和麻搭起的渔家“别墅”,在月中载网波上行的清贫和勤劳的场景,又可听到渔歌互答的幽兴;尤其是在云里飞来飞去的鹭鸟的影子,当听不到护城河行船的橹声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鹭影和船影恰似行进在明镜里一般。这是多么美妙的写照。

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河北省省会的保定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全国启动建设了506个重点工业项目,其中8个落户保定,就是后来保定人常说的“八大厂”,即:保定电影胶片制造厂(乐凯)、保定热电厂、保定化纤厂(天鹅、恒天)、保定钞票纸厂(604)、保定第一棉纺厂(依棉)、保定大型变压器厂(天威)、保定蓄电池厂(482、风帆)、保定铸造机械厂(维尔铸机)。据说,其中几个用水大户看中的,就是一亩泉区域丰富而优质的地下水资源。1956年保定在一亩泉打了第一口机井后,该地地下水超采现象就出现了。“最初时,一亩泉所在地是每隔100米打有一口机井,后来增加至每隔50米打有一口井。”如此大量的水源,充分保障了保定的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但也正是因为大量开采后采补不平衡,一亩泉水量急剧减少,最终走向了枯竭。

据《保定市水利志》记载,1965年一亩泉自保定城重建700年来首次断流、干涸。渐渐的,以一亩泉区域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地下水大漏斗。2005年,一亩泉地下水水位埋深44.02米。保定市水利专家、保定市水利局原局长吴梦哲曾讲过,一亩泉主要靠界河补给,界河每年的总体水量只有4000-5000万立方米,实际到达一亩泉后的水量只有2000-3000万立方米左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保定市每年从一亩泉区域抽取地下水近7000万立方米,从而形成巨大亏空,地下水漏斗不断加深、加大。据专家估计,填满一亩泉漏斗区,需要2.5亿—3亿立方米水。十年用水量近7亿吨,而西大洋水库的最大库容也仅为11亿吨左右。

生态建设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清澈的江水自丹江口水库一路向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2015年1月27日上午9时,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唐县高昌口提闸放水,开始向保定市正式供水。按照“优先使用长江水”的原则,置换出的水库水视情况补给城市中的河道。一亩泉河道与两大水库(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连通,而省下的西大洋水库的水则作为生态补水,补给一亩泉等河。据有关资料,一亩泉地下水水位正以每年1.5米左右的速度回升,到2021年9月底,地下水埋深已上升到18.7米,比2012年上升了近14米。

2022年一亩泉生态修复项目启动,依托一亩泉旧址,改造提升区域现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元素,恢复一亩泉湿地景观,实施一亩泉涌水工程、一亩泉河河道新建工程、河道周边景观带建设与入口绿色公园建设,生态修复建设范围东至西三环北延线,南至黄花沟,西侧与北侧至一亩泉村村界。建设项目整体投资规模约56.5亿元,主要包括泉水复涌、活态博物馆群(一亩泉博物馆、乡村振兴馆、红色文化馆、二程书院、非遗文化街区)、桃莓产业园、生态修复示范区、乡村振兴展示区、农旅融合体验区、交通设施、水系整治、景观绿化、智慧工程等内容。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域内将重构生态网络,提升整体环境,营造“共创共享”的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成为保定市“十四五”期间河道治理、生态补水和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典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