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斤

更新时间:2021-02-23 02:09

俟斤(Irkin)原为部族首领之称, 铁勒诸部酋长,皆称“俟斤”。《隋书·铁勒传》:“独洛河北,有仆骨、同罗(Tonqra)、韦纥、拔也古(Baqirqu)、覆罗,并号俟斤。” 拔也古君长之称“俟斤”,突厥碑文中亦曾言之(见突厥文《阙特勤碑》东面三十四行)。原文为 Ulugh Irkin,汉文“大俟斤”。突厥官号之加 “大”字,常见不鲜,非止“俟斤”一名也。史称多览葛酋长亦号“俟斤”。多览葛为九姓回纥之一,其酋号“俟斤”固宜。

俟斤来历

铁勒诸部外,白霫、鲛马等部族,亦以“俟斤”统领其众。《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6×4三年)称“薛延陀本一俟斤”。在突厥诸部中地位最北之骨利干(Quriqan),则二“俟斤”同居(《通典》卷二OO)。居今热河省滨水北之霫,“习俗与突厥同,渠帅亦号为俟斤”(同上引),而潢水南鲜卑种之奚,每部亦置“俟斤”一人为其帅(同上引)。契丹“君大贺氏,有兵四万,析八部,至于突厥,以为俟斤”。是此名之施用,不仅限于突厥种族矣。

文献记载

《新唐书》卷二七O下《黠戛斯传》:“东至木马突厥部落,曰都播(Tuba)、弥列哥(Belige)、饿支(Ach)[拉德洛夫于叶尼塞河碑文中寻得黠戛斯民族名称五,其中有Atoch及Belig二族,见 Elegesch纪念物中,似即“弥列哥”、“饿支”。参阅《蒙古古突厥文碑铭》第一册,第343、314页],其酋长皆为颌斤。”颌斤与“俟斤”在字面上固不同,但吾人试将“俟利”与“颉利”、“俟利发”与“颉利发”相较,不难知其为同名异译。

西突厥十姓,分东西二部。在东者为五咄陆部落,在西者为五弩失毕部落。五弩失毕则有五“大俟斤”(Ulugh Irkin)。然则吾人试就今日地图察之,东起辽水,西达中亚,举凡稽首于于都斤山突厥之诸属部,其酋长殆悉称“俟斤”。此号传播,可谓宽广。

相关考证

“俟斤”一名,非突厥所固有;就史籍求之,实由鲜卑、蠕蠕传授而来。《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又有俟勤地何,比尚书。”“俟勤”既可与中国尚书相比拟,当然为一官号。则突厥之“俟斤”,必为“俟勤”之异译。《魏书》卷二九《奚斤传》,吾人颇疑其非人名而为一官号。诸史北族列传中以官名为人名者甚多,不止“奚斤”一人也。[此“奚斤”曾两征蠕蠕。《魏书·蠕蠕传》之“山阳侯奚”及“宜城王奚”即其人,前后封爵不同,非二人也]

《魏书·蠕蠕传》:“婆罗门遣大官莫何去汾、俟斤丘升头六人,将一千,随具仁迎阿那瓌。”是“俟斤”一号,鲜卑、蠕蠕二族具早已用之,不自突厥始也。同传“魏宣武帝延昌四年,蠕蠕可汗丑奴遣使侯斤尉比建朝贡。”“侯斤”之“侯”,当为“俟”字之误。

契丹曾臣属于突厥,故其君长大贺氏亦膺“俟斤”之号。厥后历代沿用,迄辽太宗始有所改易。《辽史·太祖本纪》;“唐天复元年岁辛酉,痕德堇可汗立,以太祖为本部夷离堇,专征讨。”夷离堇乃 lrkin之辽代音译,是耶律阿保机初起时即居是官。《辽史·百官志一》:“北院大王分掌部族军民之政。北院大王初名迭刺部夷离堇。太祖分北南院。太宗会同元年改夷离堇为大王。”《辽史国语解》:“夷离堇:统军民大官。”则其职位较唐代大异。

女真官号,颇有因袭契丹者。“移里堇”(Irkin)即其一也。《金史·百官志四》:“诸移里堇司:移里堇一员,从八品,分掌部族村寨事。”《钦定金史国语解》以为本辽语,不知其始自蠕蠕、鲜卑,中经突厥袭用而始见于契丹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