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上舍

更新时间:2023-07-26 15:41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上舍分三舍,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总二千四百。

简介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 董仲舒:“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至于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到了汉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太学上舍,是古代名牌学府不用通过科举考试进入职场。

历史典故

宋神宗赵顼时,扩建太学,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设八十斋,斋容三十人,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总二千四百。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是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而平民子弟需经考试合格入学。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创立太学生三舍法,将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在一定的年限及条什下,外舍生得升入内舍,内舍生得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中等者直接参加蓼试,下等者直接参加省试。后又规定以王安石主持注释的《三经新义》为必读书。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订出三舍法一百四十条,颁布一系列考试方法,三舍取士与科举考试并行。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后,三舍法逐步推广于各类学校。至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州郡解试与省试停止,士子三舍法不能入仕。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时,罢州、县学校三舍法,仅太学依旧。宋代,以三舍法完全取代科举,共二十年。南宋时,太学继续实行三舍法并不断完善严密,武学、宗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同。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