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更新时间:2024-04-18 22:09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发展历程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在特设专业中设置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属计算机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09T。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09T,属计算机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的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80学分。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二、业务方面

(1)掌握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2)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3)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或研究探索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4)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5)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6)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7)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该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体育方面: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等。课程体系须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进而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约占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15%,实践约占20%,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约占30%。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方法,为学生表述工程问题、选择恰当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学科基础类课程包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能够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企业或行业专家有效参与。

理论课程

通识类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和自然科学类两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基本内容;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包括高等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结构、力学、电磁学、光学与现代物理的基本内容。

学科基础知识被视为专业类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系统能力等专业基本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教学内容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

该专业核心课程示例如下:

示例一:电子导论、计算机编程导论、离散结构、模拟信号处理、计算机系统和编程、数据结构、数字系统实验、概率论在工程上的应用、计算机系统工程、计算机组成与设计、场与波。(示例院校:浙江大学)

示例二: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及算法、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示例院校:西南石油大学)

示例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模式识别原理与应用、单片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等。(示例院校:武汉东湖学院)

实践教学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4年总的实验当量不少于2万行代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到各类工程单位实习或工作,取得工程经验,基本了解本行业状况。

实验课程:包括软、硬件及系统实验。

课程设计:至少完成2个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实习: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认识和参与生产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须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内容不应重复;教师与学生每周进行交流,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控制;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与论文答辩应有相应的文档。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总体上应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的相关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专任教师不少于12人,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4:1。教师须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学生培养工作。

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2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在校生基础上,每增加24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其中中青年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来自企业或行业的兼职教师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1、专业背景

大部分授课教师的学习经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计算机类专业或计算学科学历,部分教师具有相关学科、专业学习的经历。专业负责人学术造诣较高,熟悉并承担专业教学工作。

信息安全专业的专职教师还可以拥有通信、电子、数学、物理、生物、管理、法律和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学历且具有从事信息安全教学或科研工作的经历。

2、工程背景与研究背景

授课教师应具备与所讲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承担的课程数和授课学时数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进行工程和研究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讲授工程与应用类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与课程相适应的工程或工作背景,面向理科学生讲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师应具有与课程相适应的研究背景。

3、教学基本能力

全职教师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与承担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能力,掌握所授课程的内容及其在毕业要求中的作用,以及它与培养目标实现的关联,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参与学生的指导,结合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学科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学生指导、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社会服务等。

使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设备资源

总体上应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的相关要求。

(1)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不小于1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良好,方便教师、学生使用。

(2)保证学生以学习为目的的上机、上网、实验需求。

(3)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地管理、配置、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的有效利用,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4)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具有项目开发或管理经验。

注重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保证图书资料购置经费的投入,配备数量充足的纸质和电子介质的专业图书资料,生均图书不少于80册,师生能够方便使用,阅读环境良好,包括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少于1200元。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人员经费、实验室维护更新费、专业实践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新建专业还应保证固定资产投资以外的专业开办经费,特别是要有实验室建设经费。

质量保障

各高校应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对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培养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学院的专业建设会选择有利于行业企业参与的学科及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强调跨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架构。产业学院作为校企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应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不同类型的课程建设。校企双方联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由专业和技术负责人组成,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课程建设与开发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落实相关合作内容。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更新机制:首先,对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和新经济背景下产业发展对电子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梳理产业典型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需求,共同确定专业培养方向,设计适应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如在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确定嵌入式开发方向和移动互联网开发方向,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开设信息处理与分析方向,增加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其次,校企双方会在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学生就业等环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总结与分析,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及更新。校企双方根据各自优势负责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校方专任教师主要负责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和职业选修类课程;企业方主要负责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类课程,包括学期专题综合实践、小学期实训、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具体课程及学分根据实际执行教学计划确定。小学期实训主要在寒假和暑假进行,用于开展集中实践、企业认知交流、实训项目、学科竞赛等。

UBL(ultrawiseblendedlink)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国际工程教育OBE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和网状结构的经验取向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和教育经验创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把项目转换为教学案例”的表现形式、“实训+实习”的教学形态、“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将产业实际经验和需求传递给教育,引导产教融合全程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最终实现“以产业带教育,以教育促产业”。UBL根据产业人才需求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技能储备阶段(L0—L50,本科前5学期)。整体强调“学”,任务驱动。重点完善知识的“静态结构”到“动态转换”。此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完整的工程知识体系,掌握项目开发常用知识点的应用,具备一定工程开发的规范度和熟练度。

第2阶段:仿真实训阶段(L50—L100,本科第6学期)。整体强调“习”,案例驱动。重点保证案例项目的完整性。此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项目工程思想,能够根据项目分工完成工作任务,具备企业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此阶段主要采用仿真项目,仿真与真实项目的差异在于“没有项目交付的钱的压力,剔除客户的相关商业信息,有可能简化项目难度”。

第3阶段:岗位实训阶段(L100—L200,通过L100,到达L200前)。整体强调真实的“做”,项目驱动。重点保证完成真实产业项目的交付。此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具备胜任项目开发相关岗位的综合技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项目创新能力。此阶段主要采用小微项目,运用“小分队”机制保证项目的商业成果交付,参与学生和教师通过实战锻炼能力和素质。

第4阶段:就业实习阶段(L200—L300,通过L200后到毕业)。整体强调“就业,学做结合”,岗位驱动。重点保证就业出口,对应岗位初级人才。此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产业和企业所需人才。此阶段主要面向产业的岗位需求,对针对性非常强的项目进行强化实训(不区分项目的性质)。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可报考应用经济学、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硕士专业。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邮电、通信、金融、电力部门以及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还可以在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开设院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