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门

更新时间:2024-06-27 11:46

盘门(Panmen),古称蟠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大街49号。周敬王六年(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春秋吴国都城,盘门为吴都八门之一。因门上曾悬有木制蟠龙,以示镇慑越国,又因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得名。

历史沿革

周敬王六年(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春秋吴国都城,盘门为吴都八门之一,古称蟠门。因门上曾悬有木制蟠龙,以示镇慑越国,又因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得名。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筑盘门,瓮城为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增建。

明初、清初和晚清都曾对盘门进行过修缮。

1976年至1981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先后对年久失修的陆门和水门进行维修加固,并修复城台四周女墙、垛口和登城坡道。

198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整修东段城墙约300米。

1986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在陆门城台原址重建重檐歇山式两层三开间城楼。

建筑特点

盘门总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基本保持元末明初旧观,水陆两门南北交错并列,总平面呈曲尺形,朝向东偏南10度。

文物遗存

水门

盘门水门由相距4.6米的内外两重城门组成,纵深24.5米。外门石拱券作分节并列式构筑,金刚墙高达7.25米,墙角各立方石柱,上架楣枋以承拱券。拱券矢高2.75米,开有闸槽。内外水门之间,南北砌泊岸,东南隅城墙内辟有洞穴通道,可循石级登城台。内门由三道纵联分节并列式石拱串连构成,三拱尺度不一,第三道拱最大,高9.7米,宽9.3米,深6米。内外两水门建筑结构不同,非同一时代遗存,外门显然早于内门。

陆门

盘门陆门也有内外两重,其间为平面略成方形的瓮城,内周长约177米,城墙高8.1米,下以条石为基,上砌城砖。内外两门错置,外门在瓮城东北方,由三道纵联分节并列式石拱构成,左右城墙亦花岗石砌筑,均为近代改建。内门偏于瓮城西南,以三道砖拱构成,其中第二道拱转换90度砌筑,第一、三两道拱各厚三层,采用二丁一顺砌法。门洞纵深13米,宽3.9米,第三道拱高5.45米。为增强稳固性,门外左右加筑梯形护身墙。第一道拱上开有“品”字形小“井”,是对付敌方火攻的灌水口。此门年代较早。登城坡道在城墙北侧,可自东而西上至城台。

研究价值

盘门是元明清三代陆续修建的遗构,是中国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有“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的说法。

保护措施

1963年,盘门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盘门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盘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活动

历时文化

《吴地记》载:“盘门,古作蟠门。尝刻木作蟠龙.镇此以厌越。又云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盘门:”五代吴越王钱缪下令将苏州土城包砌砖石。“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里外有濠。”

节庆活动

2015年1月至3月,在苏州盘门将举行首届“青熙风铃节”,盘门装饰大约15000个风铃,种类达50种之多,其中古风系8000只,和风系5000只,创意系2000只,并且搭配大小不一的风车、彩条装置。

每年的端午节,苏州市政府在盘门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包括伍氏宗亲祭祀、花式粽子展示等传统活动和端午诗会、群众文艺作品汇演等新式内容,至2016年端午节已成功举办十二届。

旅游信息

地址:盘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大街49号。

公共交通: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