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

更新时间:2024-09-14 10:41

缅甸联邦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Myanmar),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缅甸海,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老挝,首都为内比都,人口5417万(2022年),共有135个民族,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全国分7个省、7个邦和联邦区。

历史沿革

主词条:缅甸历史

史前时期

缅甸历史可以上溯到1000年前。根据法文和英文考古资料,缅甸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当时缅甸的伊洛瓦底江边的村庄已有人类居住。将缅甸划分成“上缅甸”和“下缅甸”是莽瑞体的划分。相传公元前200年骠人(Pyu)进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区,并掌控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通商之路。《汉书》称谌离。两世纪之后孟族来到锡唐河(Sittau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缅甸人接管骠河流域并建立蒲甘城(Pagan)。

在缅甸的范围内, 从1世纪开始, 己陆续建立了地区性的国家, 并有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宗教、文化, 它们为缅族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北部, 有掸族建立的掸国。97至131年,掸国曾三次遣使访问中国的东汉王朝

大约4世纪后,可能从青藏高原南迁的南诏、骠族不断增加, 南诏以大理一带为据点,骠族则移至缅甸中部, 逐渐建立国家。骠国兴起后,便征服了掸国。613~718年毗讫罗摩王朝统治骠国时十分强盛,有18个属国,298个部落和9个城镇。其疆域北抵南诏(今中国云南德宏和缅甸交界地区),东接陆真腊(今泰国、老挝、柬埔寨接壤一带),西接东天竺(今印度东部阿萨姆邦等地),南至海,据有整个伊洛瓦底江流域。

蒲甘王朝

1044年到1297年是蒲甘王朝统治时期,蒲甘王朝是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849年,披因比亚建立蒲甘王国。1004年,蒲甘王国遣使到中国向北宋朝贡。1044年,阿努律陀即位为国王;当时缅甸地区列国争霸,蒲甘王国信奉大乘佛教的支派阿利僧派(Ari)。

阿努律陀积极向外发展,于1057年挥师南下,讨伐孟人国家直通,打败直通使蒲甘王国得到了出海通道。占领直通国后,阿努律陀将上座部佛教传入蒲甘王国,并立为国教

1271年,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多次遣使到蒲甘国招降,蒲甘国王不理会。1277年,元兵进攻八莫,因气候炎热退兵,而后元兵又多次进攻蒲甘国。1279年,元朝灭南宋,统一中国,国力大增。1283年,元军自云南地区进攻蒲甘国,1287年,蒲甘城破,那罗梯诃波帝向元朝投降,缅甸北部成为元朝的缅中行省(1286年-1290年),后缅中行省撤消,忽必烈以其处云南极边,立其酋长为帅,令3年一次入贡,在缅国设立宣慰司、军民府以及驿站。

元朝败蒲甘国后,其疆土就开始分裂。掸族乘机发展势力,1368年于缅甸东部阿瓦建立阿瓦王国。而孟族在缅甸南部建都马达班,1369年迁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国。这2个王国建立后南北交战,缅甸境内四分五裂,各王邦部落或臣服于元明两朝,或俯首于暹罗,延绵250余年,直到16世纪30年代中国明朝万历年间。

勃固王朝

1287年到1531年为勃固王朝。瓦里鲁趁蒲甘王国的衰败,称霸下缅甸。1298年向中国称臣。瓦里鲁时期,缅甸出现了最古的法典-《瓦里鲁法典》。

勃固同中国元 、明两代关系密切。元朝称它为“登笼国”,曾遣管竹思加出使其国,国王遣其舅兀剌合莱随同中国使者来华报聘。明朝称“得冷国”(都是“得楞族”的对音,即孟族国家),又称大古剌(即白古),1406年(明永乐四年)明朝遣使周让至其国,立大古剌为“宣慰使司” 。从1406~1425年,大古剌宣慰司和底马撒宣慰司不断遣使来中国。

阿瓦王朝

1364年12月,德多明帕耶建阿瓦城作为首都,阿瓦王朝正式建立,向中国称臣。1371—1372年间,阿瓦击退了掸人的入侵。1373年,若开归附于阿瓦,直到1385年。1386年,孟国的渺米亚侯劳皮亚背叛其新国王亚扎底律,归附阿瓦,由此引发了四十年战争。

明康王时期,四十年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缅军甚至一度逼近孟国首都汉达瓦底,吞并了孟国三分之二的国土,但是自缅太子明耶觉苏瓦于1416年战死后,阿瓦势力大衰。1431年,若开的那腊梅腊驱逐缅人、孟人建立了独立的若开王国。

1439年,孟瑞王即位后曾协助明朝征服征讨麓川,并控制孟养、格礼。温多王即位后,继续协助明朝打击麓川,之后又帮助麓川思氏父子反抗明朝。温多王时期,阿瓦平定了东吁、东敦等叛乱,又击败了北方的强敌木掸,国力较为强盛。1480年,明康第二即位,木掸在思陆的领导下开始强盛,而卑谬、东吁地区相继叛乱,阿瓦疲于应付。1501年,明康第二去世,次子瑞南觉欣即位,北方的木掸、南方的卑谬、东吁开始发难,最终在1526年,木掸王色隆法攻克阿瓦,缅人王国灭亡。

东吁王朝

在东吁王朝建立之初,缅甸仍处于分裂时期,但缅甸内部已经出现了几个较大的各自为政的政治实体,主要有:“以阿瓦为首都的上缅甸-阿瓦王国;以白古为首都的下缅甸-白古王国;以谬汉为都城的阿拉干王国;东吁王国。”

1539年,莽瑞体率军吞并缅甸南部富庶的白古王国,并向更远的地区进兵,发动了“良兆之战、马都八之战、卑谬之役、七国之战、远征阿拉干”等军事行动征服各个割据政权。在1550年之前,东吁王朝基本实现了缅甸中部和南部的统一。

在1550年莽瑞体被弑后,缅甸的割据势力重新抬头,各地封建主开始拥兵自重,各自为王。莽应龙在1551年继任后,在政治上分化叛乱的封建主,在军事上利用西方人的势力,东吁王朝清除了内部的分裂势力,并占领了掸族控制的地区,实现了缅甸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东吁王朝的兴起不仅结束了缅甸两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也使缅人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再次控制了整个缅甸。

莽应龙在位时利用掸人上层对当地民族进行统治,正式建立了土司制度,完成了缅甸的第二次统一。为发展政治、经济、文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绩卓著。统一后的东吁王朝开始对外用兵,侵入暹罗腹地,吞并各掸邦土司地并进犯中国西南边疆地区。1583年初,明廷开始重整西南边防,反击侵略。明军于1583年至1584年(万历十一年至十二年)在边境地区进行了反击,明军陆续收复被缅军侵夺的全部领土,收降了投缅的岳凤,并重新夺得孟养、木邦、陇川、孟密地边地土司地区的控制权。

莽应龙死后,阿拉干王朝封建主乘机率葡萄牙雇佣兵,并同东吁封建主联合,于1599年攻占白古,俘获缅王莽应里(缅名南达勃因)。莽应龙幼子良渊王(1600—1605在位)占领以阿瓦为中心的“粮仓”地区,保住了上缅甸。继其王位的阿那毕隆光复了下缅甸的所有失地,1613年收复了被葡萄牙人占领的沙廉,将葡萄牙侵略者驱逐出缅甸,再次完成了缅甸的统一。1638年进行一次全国性普查,编制了各地户口、耕地面积、产量和税赋情况的调查统计,作为征税和征调劳役的依据。平达力时(1648—1661)国力日衰。

1627年,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在缅甸设分公司。1688年和1709年,法国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又在沙廉设分公司,控制其对外贸易,殖民势力侵入缅甸。1740年,缅甸孟族起义,动摇了东吁王朝的统治。1752年孟族军队占领首都阿瓦,结束东吁王朝统治。

东吁同中国明朝关系密切。1635年迁都阿瓦。明朝于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在底兀剌(即东吁)设宣慰使司。1425年(洪熙元年)和1430年(宣德五年)东吁曾两次遣使来中国入贡。1582(万历十年)—1583年莽应里曾进犯云南,被击退。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帝逃亡到缅甸,缅甸无力抵御吴三桂的进攻,只得引渡永历帝以换取清军的撤兵。

贡榜王朝

瑞波平原的缅族首领雍笈牙派兵多次南下讨伐孟族人,1752年再次实现了全缅甸的统一,建立了壅籍牙王朝(也称贡榜王朝)。贡榜王朝是缅甸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干涉的开始。贡榜王朝不但统一全缅甸,也对外四处用兵扩张疆土。贡榜王朝继承了东吁王朝时期的土司制度和兵制。

孟驳继位(1763~1776)后,于1767年攻克暹罗王都。1768~1775年,暹罗人民在郑信的领导下起义,将缅军全部逐出暹罗国土。孟云执政时(1782~1819),将国都迁到附近的阿布拉马拉,孟云时期是贡榜王朝的黄金时代。

由于其势力不断向云南边界伸展,干涉云南边境土司的内部事务,不时侵扰中国傣族地区,引发了乾隆年间的清缅战争(1765—1769)。清缅战争期间,清政府一度恢复了对孟拱、木邦、孟艮、整迈等土司的统治,但是随着征缅战事的结束,缅甸备表入贡,清王朝对这些土司旋又不加过问。

1824年3月, 英国以缅甸加强阿拉干防务,企图进攻吉大港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侵缅战争。战事持续一年,缅甸战败,缅王孟既被迫于1826年2月签订《杨达波条约》。第一次英缅战争打断了缅甸社会独立发展的进程,加深了缅甸的民族危机。

1852年4月1日,英国人以缅甸地方当局“虐待英商”为借口,派军舰封锁仰光,战争持续一年左右。未经签订任何条约,英国单方面宣布吞并勃固地区。在1862年英国将阿拉干、勃固和丹那沙林合并称“英属缅甸”,以仰光为首府归英印总督管辖。曼同于1858年废弃旧都阿摩罗补罗,迁都至金城-曼德勒。两次英缅战争之后,下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贡榜王朝偏安于缅甸北半部。

殖民时期

主词条:英缅战争

1885年,法缅签订合作抗英的密约,使英国决心灭缅,英国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于1885年12月派兵攻占了缅甸首府曼德勒,俘虏缅甸国王锡袍及王后,并于1886年1月1日宣布将上缅甸并入英属印度,完成了对整个缅甸的吞并。英国吞并缅甸之后,清政府提出了抗议,中英双方进行了谈判,此后,中英两国开始出现滇缅边界的领土纠纷。1886年7月,在北京签订了《缅甸条款》,清政府承认了英国在缅甸的特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在1942年5月占领缅甸,成立以巴莫为首,名义上独立的缅甸执行政府。在日本支持下,昂山将军(Gen. Aung San,又译翁山)组织缅甸独立义勇军,1942年率军与日军一起参加了对英军的战斗,然后在日军支持下宣布缅甸从英国独立。

1943年,巴莫与昂山等人受邀访问日本,回国重组缅甸政府,昂山成为国防部长。1944年,昂山开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国一方,并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对抗日军。

独立时期

1945年,日本投降后,宣布缅甸独立是有效的。战后的缅甸仍受英国控制,1947年2月在缅甸北部掸邦彬龙镇,缅族、掸族、克钦族和钦族领导人签署《彬龙协议》,同意建立统一的缅甸联邦,共同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获得独立。1949年12月11日,吴努正式宣布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但在1948—1950年,缅甸奉行亲西方外交。

独立后的缅甸由于缅甸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的反抗,以及缅甸主体民族的缅族与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使得国内纷争不断。在1950年发生大规模的内战,执政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在1958年发生分裂。

1950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攻势之下,国民党第8军和第26军部分部队分批败退到缅甸北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中央情报局提出的“白纸行动”计划,暗中支援李弥部队进攻云南,以分散美军在朝鲜战场承受的军事压力。1953年3月,缅甸将国民党残部问题提交联合国,要求谴责台湾为“侵略者”,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李弥部队对缅甸的敌对行动。台湾地区接回一部分军队与眷属,其他人则进入泰国,称为泰北孤军。

1960年,缅甸举行大选,由吴努重新取得执政权。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签订《中缅边界条约》。

军政府时期

1962年,军事将领吴奈温发动政变并成立以军事统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缅甸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闭经济管理,自此缅甸经济停滞不前。吴奈温执政后,对内实行“缅甸式社会主义”,一度对主要工商企业实行国有化。吴奈温一直强调缅甸奉行独立自主的、中立的不结盟对外政策。人民对于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满。同年7月7日,学生在仰光大学发起示威活动抗议军事政权。军队则在吴奈温的间接指使下以血腥镇压了这个活动。

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支持缅甸北部的缅甸共产党武装。邓小平上台以后,撤出全部在缅中国军队,从此缅共武装失势。

1974年,奈温颁布了缅甸“1974年宪法”,缅甸境内的所有少数族群宣布起义,并于1975年建立了 “联邦民族民主阵线”(民族民主阵线)。

因治理不当和腐败导致的经济严重萧条,缅甸政府于1977年开始寻求外援。1980年代后期,缅甸已是全球最贫困国家之一。1987年,联合国将缅甸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1989年6月18日,在苏貌将掌政下,缅甸的英文官方名称由Burma改为Myanmar。国内反政府活动仍旧持续四起,昂山的女儿昂山素季,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1988年成为缅甸迈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动力。昂山素季因公然批评吴奈温而被吴山友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虽然她曾在1995年获得释放,之后再次遭到软禁,直到2010年11月13日获释。

2005年,缅甸首都由仰光迁往内比都。2008年,军政府宣布将在五月举办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并在2010年举行民主选举来成立新政府。

缅甸联邦共和国

缅甸民主改革是指缅甸自从2010年结束了军政府统治、联邦巩固与发展党执政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改革措施。重要措施有政府释放被软禁超过15年的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并与她进行对话,大赦多名政治犯,建立国家人权委员会,颁布赋予劳工有组建工会和罢工等权利的劳动法,放松出版审查等内容。这些改革被认为是缅甸自从2010年国会大选以来当局所承诺的使缅甸逐步迈向民主国家和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的结果与象征。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同意由缅甸主办2014年的东盟峰会。11月中旬,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也被当局允许注册为合法政党,并参加了后来的议会补选。

2011年,登盛政府上台之后,缅甸进一步推行多种对外开放和对内取消抑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出口部门发展。缅甸人均收入水平提升较快,2015年达到1200美元,与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东亚国家一起被世界银行列为中低收入国家。

2013年底,缅甸政府释放了所有被关押的政治犯。不过,联邦政府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的矛盾冲突难以结束、民族和解和经济建设等,1948—2015年,缅甸政府军同相关族群武装组织共发生268起规模、强度、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的武装冲突事件。

2016年3月15日,缅甸联邦议会进行总统选举,民盟资深党员吴廷觉以高票当选为缅甸首位非军人民选总统,民盟钦族议员亨利班提育和原仰光省省长吴敏瑞当选为副总统。3月30日,吴廷觉在联邦议会宣誓就职,4月1日新政府正式履职,标志着缅甸军政府统治结束。

2018年3月21日,廷觉(Htin Kyaw)辞去总统职务。3月28日,温敏当选总统,并于3月30日宣誓就职。

2021年2月1日,缅甸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被军方扣押。当前,缅甸多座城市出现大范围通信中断。缅甸军方发表声明说,根据宪法条款,实施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2·1缅甸紧急状态)。2月1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一项涉缅决议,缅甸表示拒绝接受该项决议。4月16日,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宣布成立民族团结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温敏任总统,昂山素季任国务资政。

2022年2月28日,缅甸国防军司令部发布公告,宣布将停火期限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

当地时间2022年7月31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并决定再次延长紧急状态六个月,至2023年1月31日结束。根据缅甸宪法,这也是国家管理委员会最后一次延长紧急状态。

2023年2月1日,缅甸国防和安全委员会发布公告说,因国家仍处于非正常状态,该机构依据现行宪法相关条款,决定从即日起再次延长全国紧急状态6个月。

2023年2月1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发布命令,敏昂莱继续担任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和国家总理;组建国家管理委员会中央顾问机构。

2023年7月31日,缅甸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举行会议,决定再次延长全国紧急状态6个月。

2023年8月2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委员会根据宪法改组,敏昂莱继续担任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8月3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发布命令称,为了更加快速有效地实施该委员会制定的路线图和目标,根据宪法相关条款,改组联邦政府。改组后的联邦政府由敏昂莱继续担任国家总理。

缅甸时间2024年1月31日,据缅甸国家电视台报道,缅甸国防和安全委员会1月31日举行会议并一致同意,根据宪法相关条款,鉴于当前国家情况仍处于非正常状态,全国紧急状态将继续延长6个月。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缅甸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西北部,地处北纬9°58′至28°31′之间和东经92°20′至101°11′之间。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毗邻,东部和东南部与老挝和泰国相连,西南濒临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西部和西北部与孟加拉国和印度接壤,海岸线长2832公里。国土面积676578平方公里。缅甸位于东6.5区,GMT+06:30,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半小时,无夏令时。

地形地貌

缅甸面积约67.8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2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西、东为山脉环绕。北部为高山区,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开山脉,东部为掸邦高原。靠近中国边境的开卡博峰海拔5881米,为全国最高峰。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间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气候特征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缅甸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灾害较少。

缅甸全年气温变化不大,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20℃-25℃;最热月(4、5月间)平均气温为25℃-30℃。各地气温年较差也不大。缅甸雨量丰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风盛行的6、7、8三个月,其次为5、9、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中部为雨影区,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缅甸的干燥地带。5-10月各地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于受季风的影响,缅甸全年可分为热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缅甸东部掸邦—德林达依(Shan-Terasserim)高地集中分布着如铅、锌、银、锡、钨、锑、宝石和玉石等矿产,其中有包德温(Bawdwin)铅锌银矿(二战前为世界最大的有色多金属矿)、汉因基(Hermyingyi)钨锡矿(一战前为世界最大的钨锡脉状矿床)、茂奇(Mawchi)钨锡矿(二战前为世界最大的钨锡脉状矿床)、抹谷—孟密(Mogok-Momeik)地区的宝、玉石。缅甸中部主要有铜、金、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的分布,如蒙育瓦(Monywa)铜矿、皎帕托(Kyaukpahto)金矿、曼德勒省土因东油气田、勃固省沙廉油田、伊洛瓦底省宫达尼村油气田、实皆省葛里瓦(Kalewa)煤矿、达贡山镍矿等。缅甸西部那加—若开(Naga-Arakan)山区有铬、镍的分布,如姆韦当(Mwetaung)铬、缅甸镍矿等。由于缅甸缺乏通盘地质勘查能力,因此对矿藏储量及分布尚无精确统计数据。

缅甸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缅甸中部和沿海地区,石油开采有百余年历史,1853年仁安羌油田的石油开始出口到欧洲。根据亚洲开发银行能源评估报告,缅甸共有104个油气开采区块,其中内陆开采区块53个,近海开采区块51个。根据初步测量结果,约有1.6亿桶石油和20.11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近年来,随着中石油、Woodside等公司在缅甸天然气领域探井新发现,缅甸在亚太地区天然气储量占比由2.6%上升至4.14%,成为该地区天然气储量第七大的国家。

森林资源

根据《2019年缅甸年鉴》统计,截至2018年过渡财年末(2018年9月),缅甸森林覆盖率为41.3%,与2017/18财年末持平。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脉是柚木的主要产区,储量世界领先。缅甸林业种类约2300种,其中乔木约1200余种,质地坚固,耐腐蚀,膨胀和收缩系数极小,花纹美观,可用其造船、建桥梁、码头、房屋、制家具等。除柚木外,缅甸还盛产檀木、灌木、鸡翅、铁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种硬木和名贵硬木。2018年过渡财年(2018年4-9月),缅甸生产硬木共11.37万立方吨,其中柚木占1.23万立方吨。

此外,缅甸还有丰富的竹类和藤木资源。竹类品种约97种,竹林面积约9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若开、缅甸中部地区。藤木约32种,主要分布在克钦、掸邦,有水藤、红藤,只有小部分出口。2014年4月开始,缅甸政府禁止原木出口。缅甸民盟政府注重林业资源保护,2017年11月底,缅甸国家投资委员会暂停审批使用缅甸原始森林出产的木材原料加工厂项目。据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调查报告,缅甸森林覆盖率为42.19%,居东南亚首位。

水力资源

缅甸国内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钦敦江和湄公河,支流遍布全国。其中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湄公河均发源于中国。

伊洛瓦底江为缅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水流平缓,从北向南依次流经克钦邦、曼德勒和仰光等6个省份,最后从仰光注入印度洋,全长2200公里,总落差4768米,全河平均比降为2.1‰,入海口平均流量为13600立方米/秒。

萨尔温江为缅甸第二大河,由云南潞西出境进入缅甸,在缅境内1660公里,流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经过掸邦、克耶邦、克伦邦和孟邦,最后由莫塔马湾归入印度洋。

湄公河由西双版纳进入缅甸,主要流经缅甸掸邦与老挝、泰国的边境线。

水力发电依然是缅甸的主力电源,截至2018年9月,缅甸水力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7.7%。

海洋资源

缅甸海岸线漫长,内陆湖泊众多,渔业资源丰富,因受资金、技术、捕捞、加工、养殖水平等条件限制,对外合作开发潜力大。缅甸海岸线长2832公里,专属经济区48.6万平方公里,适宜捕捞海域约22.5万平方公里。缅甸沿海鱼虾5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石斑鱼、鲳6缅 甸鱼、龙虾、黄鱼、带鱼、鲨鱼、比目鱼、鲥鱼、虎虾、琵琶虾等约105种,820万公顷的内陆江湖内也有大量淡水鱼虾。

缅甸水产档次高、品质优,适宜海水、淡水养殖。1990年缅甸政府颁布《缅甸海洋渔业法》,1993年颁布《缅甸海洋渔业法修正案》,1994年撤销国家渔业公司,所有鱼塘、冷库、加工厂转让给个人,国家只保留示范鱼塘、苗塘。水产已成为仅次于农业和工业的第三大主要经济产业和重要创汇产业。据《2019年缅甸年鉴》统计,2018/19过渡财年,缅甸捕捞淡水鱼虾约69.3万吨,海水鱼虾88.8万吨,缅甸海产品主要出口中国、新加坡、泰国、韩国、孟加拉、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行政区划

区划

主词条:缅甸行政区划

缅甸全国分为7个省、7个邦和联邦区。7个省分别为:仰光、曼德勒、勃固、马圭、实皆、伊洛瓦底、德林达依;7个邦分别为掸邦、克钦邦、克耶邦、孟邦、克伦邦、钦邦、若开邦;两个直辖市为内比都和仰光。2005年11月,行政首都由仰光迁到内比都,南距仰光390公里,北距古都曼德勒320公里,属缅甸中部地区。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邦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联邦区是首都内比都。

2022年4月30日,缅甸发布公告,对行政区划做出重大调整,将之前全国的75个县重新划分为121个县,增设46个县区。

首都

内比都坐落在勃固山脉与本弄山脉之间锡唐河谷的狭长地带,北依山势,南望平川,战略地位重要。全市总面积2725平方英里,下辖彬马那县、达贡镇和雷威镇,人口约129万。主要居民为缅族,另有掸、克钦、克伦、克耶、德努、勃朗、勃欧等少数民族杂居于此。

仰光是缅甸第一大经济中心,是仰光省的省会,地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东部,仰光河下游,距出海口34公里,地势低平,是缅甸最大的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仰光市下辖33个镇区,面积312平方英里,人口600万,其中华人华侨约20万人。

国家象征

国旗

主词条:缅甸国旗

2010年10月21日,根据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21日颁布的法令,缅甸正式启用《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新版缅甸国旗和国徽,国歌保持不变。

缅甸国旗为16:9的长方形,由自上而下宽度相同的黄、绿、红三色横条组成,国旗正中是一颗白色大五角星,覆盖三色横带并指向上方。黄色代表统一、智慧、欢乐和各民族亲密团结;绿色代表土地肥沃、和谐、安宁、苍翠的国家;红色代表勇敢、果决;白色代表纯洁、正直、友善和力量。

国徽

主词条:缅甸国徽

现行缅甸国徽于2010年10月21日开始使用,由1974年版缅甸国徽的修改而来。

1974年版缅甸国徽中间为缅甸版图置于一个十四齿的齿轮,齿数象征缅甸的省和邦,外饰以稻穗;新国徽中间为缅甸版图置于橄榄枝中间,两头圣狮为守护兽。两者之间为花卉状图案,顶端为一象征独立的五角星。下方是绶带。

因国家政制改变,与旧国徽相比,新国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删去了共产主义国家在国徽上经常使用的齿轮、稻穗等图案,改用橄榄枝环绕缅甸版图。

人口民族

缅甸约有人口5417万(2022年),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华人华侨约250万。

政治

宪法

1974年缅甸制定了《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宪法》。1988年军政府接管政权后,宣布废除宪法,并于1993年起召开国民大会制定新宪法。2008年5月,新宪法草案经全民公决通过,并于2011年1月31日正式生效。2019年2月19日,缅甸议会批准设立修宪委员会,研究修改宪法条款。该委员会由45名代表组成,主要来自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军方、巩固与发展党以及少数民族政党。联邦议会人民院副议长吞吞亨任该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负责将修改意见和讨论结果编撰成修改草案,提交联邦议会表决。

议会

议会是缅甸的立法机构。2012年4月1日,缅甸举行议会补选(克钦邦3个选区因安全原因取消投票)。民盟获得联邦议会45个可选空缺议席中的43个,成为议会第一大反对党。5月2日,昂山素季与其他新当选议员宣誓就职。2015年11月8日,民盟在全国大选中获得人民院440个席位中的255个,以及民族院224个席位中的135个。2016年2月1日,民盟组建新一届议会并召开首次会议。

司法

缅甸法院和检察机关共分4级。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长办公室,下设省邦、县及镇区3级法院和检察机关。最高法院为国家最高8缅 甸司法机关。总检察长办公室为国家最高检察机关。

政党

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队接管国家政权,宣布废除一党制,实行多党民主制。1990年5月27日,举行首次多党制大选,有93个政党参加竞选,后大批政党自行解散或被取缔。主要政党包括:

政府

政府机构

缅甸总统为国家领导及政府首脑,政府设有国家投资委员会,有关国内外的重要投资项目均必须由主管部门通过投资委员会审批并报经内阁会议批准。政府管理机构共设23个部,其中经济主管部门主要有:计划、财政与工业部、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商务部、农业畜牧与灌溉部、电力与能源部、资源与环保部、交通与通讯部、建设部、国际合作部等。

2018年11月,新成立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2019年11月,将工业部和计划与财政部合并为计划、财政与工业部。仰光市政府大楼国家计划、财政与工业部负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起草财政预算、决算报告。下设中央监察局、中央统计局、投资与公司管理局、国家档案局、计划局和项目发展评估工作局等。商务部负责制订和颁布关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法令法规,批准颁发进出口营业执照以及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协调国内外展会,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统一管理。

经济

综述

缅甸1948年独立后到1962年实行市场经济,1962年到1988年实行计划经济,1988年后实行市场经济。2016年7月,缅政府颁布“12点国家经济政策”。10月18日,缅甸《投资法》经总统廷觉签署正式生效。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1948年独立后到1962年实行市场经济,1962—1988年实行计划经济,1988年后实行市场经济。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593.6亿美元。(2022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95.8美元

经济增长率:3%。(2022年)

货币名称:缅币(Kyat)。

汇率:1美元≈2090缅币(2023年7月)。

农业

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甘蔗、油棕、烟草等。主要林产品有柚木、花梨等各类硬木和藤条等。缅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为豆类和大米。

畜牧渔业以私人经营为主。缅甸政府允许外国公司在划定的海域内捕鱼,向外国渔船征收费用。水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工业

纺织制衣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在缅甸蓬勃发展,2018年过渡财年,缅甸纺织品出口额达22.25亿美元,占缅甸同期出口总额的25.2%,出口额位居首位。

截至2018年过渡财年末,外国企业在缅甸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资留存项目88个,投资额185.45亿美元,占外商在缅甸投资的29.2%。据缅甸商务部统计,2018年过渡财年,缅甸天然气出口额11.7亿美金,约占缅甸出口总额的13.2%。中国石油(CNPC)、北方石油(NORTHPETRO)以及泰国的(PTTEPI)、韩国的大宇(DAEWOO)、法国的道达尔(TOTAL)、越南石油(PETRO VIETNAM)等公司都已与缅甸签署油气勘探开发区块协议。

缅甸大型国有企业主要有缅甸第一矿业公司、第二矿业公司、缅甸油气公司、缅甸珠宝公司等,私营大型企业主要有FMI、亚洲世界、钻石星、瑞丹伦等。

受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所限,缅甸钢铁、化工、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产业发展滞后,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

2023年12月12日,联合国发布报告显示,缅甸已取代阿富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生产国。

通讯

近年来,缅甸交通通讯业发展较快,2018年过渡财年,缅甸交通通讯业吸引外资3.14亿美元,吸引外资额仅次于制造业,排名第二。2018年,越南军队电信集团通过与缅甸当地企业合资,进军缅甸电信市场,成为继MPT、Ooredoo和Telenor之后缅甸第四家电信运营商。缅甸通信业实现从2G到4G的跳跃式发展。

旅游

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主要景点有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文化古都曼德勒、万塔之城蒲甘、茵莱湖水上村庄以及额布里海滩等。

金融

缅甸已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中心,以国营专业银行为主体,私营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分行等多种金融组织并存的银行体系。缅甸有4家国有银行和27家私营银行。

缅甸政府允许外国人或外国资本在缅甸建立外资银行或外国银行办事处。在缅甸开设代表处的外资银行和信贷公司共有51家,获批在缅开设分行的外资银行有13家,批复7家外资银行初步营运筹备许可。外资银行的开设对缅甸的经济金融领域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3月20日,缅甸联邦议会通过取消外汇券的议案。2016年3月25日,缅甸首家证券交易所—仰光证券交易所正式开盘交易,共有6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供交易。

贸易

缅甸作为东盟成员国,已加入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韩国—东盟自贸区、日本—东盟自贸区、印度—东盟自贸区等。同时,享受美国、欧盟等给予的贸易普惠制(GSP)待遇。

2021/2022财年,缅对外贸易额162.7亿美元,其中出口83.1亿美元,进口79.6亿美元。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泰国、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缅甸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气、大米、玉米、豆类、水产品、橡胶、皮革、矿产品、木材、珍珠、宝石等,主要进口商品:燃油、工业原料、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零配件、五金产品和消费品。

外资

根据缅甸投资和对外经济关系部下属的投资和公司管理局统计, 截至2020年4月,缅甸累计吸引外资851.67亿美元,吸引外资的领域主要为油气、电力、制造和交通与通讯业等。据缅方统计,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51个国家和地区在缅甸12个领域投资1999个项目,总投资额851.67亿美元。前五位累计直接投资来源地分别为:新加坡(230.13亿美元)、中国(212.89亿美元)、泰国(113.75亿美元)、中国香港(96.67亿美元)和英国(49.04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2019年缅甸吸收外国直接投资27.7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吸收外国直接投资341.3亿美元。

援助

缅甸吸引了大量国际援助,主要形式包括无偿援助项目和技术援助项目。这些国际援助主要来自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据缅甸国际发展合作政府网站数据,除中国外,2011年1月至2020年4月底,缅甸接受88个外国政府或机构提供的1770个无偿援助项目和技术援助项目,总金额155.3亿美元。

日本的援助金额排在首位,总金额62亿美元;其次是亚洲开发银行,总金额13亿美元;第三是世界银行,共总金额13亿美元。

2019年,除中国外,缅甸共收到28个机构的援助承诺2.78亿美元,其中在执行2.76亿美元,执行完毕22万美元,共涉及185个项目。2019年,各援助方在缅实际支出(含此前跨年执行项目)2.95亿美元。

货币

缅甸法定货币Kyat(缅币),面额主要有10000、5000、1000、500、200、100、50等,可自由兑换。

当地时间2023年7月23日,缅甸中央银行宣布,将从7月31日起,正式发行两万面额的纸币。新发行纸币印有“缅甸中央银行”文字,正面印有缅甸白象图案。

文化

综述

缅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缅甸各民族的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风俗习惯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近现代以来,缅甸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缅甸音乐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双重影响。缅甸北部民族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在各方面都比较接近,艺术方面也有相通之处。缅甸中南部则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较深。缅甸的古典戏剧、舞蹈大都与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有关。缅甸古典音乐中的调式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喜庆,悲哀、婚礼、葬礼等均应采用不同的调式。

缅甸最主要的民族乐器是弯琴(缅语为桑柯)这是缅甸所特有的弓型竖琴,中国唐朝时称为风首箜篌。缅甸主要文化机构和设施有:国家舞剧团、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昂山博物馆等。

宗教

缅甸是个信仰自由的国家,不同宗教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年都有许多各种宗教的仪式、节日。信仰佛教人数最多,缅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教),与中国的佛教(大众部,俗称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

85%以上的缅甸人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诚,每天早晚均要念经一次,每逢缅历初一、十五或斋戒日都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财、物品。遇有红白喜事或做生日等,也常请僧侣到家供斋或到寺庙布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上千年历史,宗教思想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缅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系。另外,还有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缅甸为佛教国家,视佛塔、寺庙为圣地,上至国家元首、外国贵宾,下至平民百姓,进入佛寺一律赤脚,否则将被视为对佛教不敬。

语言

主词条:缅甸语

缅甸共有135个民族,100多种民族语言。官方语言为缅甸语、英语,主要的民族语言包括缅、克钦、克耶、克伦、钦、孟、若开、掸等民族的语言,英语是流行的主要外国语。

缅甸语属汉藏语系下的藏缅语族,缅甸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孟等族有文字。

饮食

缅甸人常用米粉、面条或炒饭作早点,也有喝咖啡、红茶和吃点心的。午餐和晚餐为正餐,以米饭为主食。菜肴特点为油多、带酸辣、味重。常用各种幼果、鲜菜嫩叶作小菜,蘸佐料吃。进餐时将米饭盛在盘子里,用手抓着吃。随着社会发展,用刀、叉、勺进食者逐渐增多。

服饰

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统称“笼基”,男裙称“布梭”,女裙称“特敏”。男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外衣,女上衣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场合,男人多戴缅式礼帽,缅语称“岗包”,用细藤编胚、以粉红或浅黄色纱巾裹扎而成。缅甸妇女多留长发,挽发髻,戴鲜花,喜爱用“檀那伽”的香木浆涂在脸上,有清凉、防晒、护肤作用。缅甸人不分男女,不分场合均穿拖鞋,军人除外。

习俗

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但要在名字前加一冠称,以示性别、长幼和尊卑。对长辈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吴”(叔、伯、先生之意),对平辈冠以“哥”(兄辈之意),对晚辈则称“貌”(意为弟弟)。妇女也同样,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妇女称“杜”(姑、姨、婶之意),对晚辈或平辈称“玛”(意为姑娘姐妹)。凡是军人,名字都冠以“波”或军衔,军官转业后则冠以“吴”相称。

按缅甸佛教习惯,男子在成人前,一般从五六岁起,都要举行剃度仪式,进寺庙当一次和尚,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为一个星期,这样才算成人,在社会上才会受到尊敬。

缅甸人忌讳抚摸小孩的头。小孩双手交叉胸前,表示对大人的尊敬。缅甸民族为人谦卑,与缅甸人民交往忌趾高气扬。

缅甸为佛教国家,视佛塔、寺庙为圣地。因此,任何人上至国家元首、外国贵宾,下至平民百姓,进入佛寺一律要赤脚(脱鞋、脱袜),否则就被视为对佛教不敬。

节日

军事

缅军成立于1941年,由陆、海、空三军组成。国防军总司令部是缅军最高领导决策机构和军事指挥机关,现任总司令为敏昂莱大将,副总司令为梭温二级大将。国防军总司令部下设三个军种司令部:陆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分别负责各军种的作战指挥。

军队最高领导人国防军总司令无任期限制,通常至退休年龄时退役。2016年民盟政府执政后,军队即明确表态三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的退休年龄将延期五年。

缅甸有数十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主要分布在若开邦、掸邦等7个邦。

交通

公路

据缅甸建设部高速公路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过渡财年末,缅甸公路总里程为4.19万公里,其中沥青路2.59万公里,碎石路3011公里,土路4491公里,货运量为113.9万吨。缅甸与中国、老挝、泰国、印度、孟加拉国接壤。

缅甸连接中国与缅甸的缅甸公路主要有滕密公路。腾密公路缅甸段起点为云南腾冲与缅甸接壤的中缅南四号界桩,终点是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公路全部由中国援建。印度政府也将提供5亿美元经济援助,部分援款将用于修建连接印度、缅甸和泰国的三边公路,从印缅边境德木口岸途径曼德勒、内比都、抵达缅泰边境的妙瓦底口岸,公路全长约3200公里,预计将于2021年4月完工。

铁路

缅甸铁路基础设施较差,路网陈旧,主要线路有仰光—曼德勒、仰光—勃固、仰光—毛淡棉,仰光—卑谬、曼德勒—密支那等。据缅甸交通与通讯部铁路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过渡财年末,缅甸铁路全长6112.29公里,多为窄轨,有960个站点。拥有客车厢990节、货车厢1847节。2018过渡财年客运量为2116万人次,货运量为9.44万吨,客运收入高于货运收入。

缅甸正规划推动中缅、缅泰、缅印互联互通项目,其中中缅铁路项目近期计划建设木姐—曼德勒段,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远期计划从中国瑞丽延伸至缅甸皎漂。缅甸仰光有环城铁路,全长约45.9公里,连接缅甸市区与城郊,全程耗时约3小时。目前尚无城市地铁。

空运

主要航空公司有缅甸航空公司、缅甸国际航空公司、曼德勒航空公司、仰光航空公司、甘波扎航空公司、蒲甘航空公司、金色缅甸航空公司等。主要机场有仰光机场、曼德勒机场、内比都机场、蒲甘机场、丹兑机场等。仰光、内比都和曼德勒机场为国际机场。

截至2018年,缅甸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达航线,主要国际航线可达曼谷、清迈、北京、昆明、广州、南宁、成都、西安、杭州、重庆、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达卡、金边、河内、胡志明、加尔各答、达卡、首尔、多哈等城市。缅甸国内大城市和主要旅游景点均已通航。

水运

缅甸主要港口有仰光港、勃生港和毛淡棉港,其中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缅甸的海港。缅甸交通与通讯部数据显示,内河航道约14842.6公里,仰光港口包括仰光港和迪洛瓦港。2018年过渡财年,缅甸港口总吞吐量为898.3万吨;水路运输旅客达498.7万人次。

社会

科教

缅甸科技基础薄弱,设施和人才匮乏,科研水平和能力不足,经济科技发展数据缺乏系统科学的统计。2016年4月民盟政府执政时,将原科技部合并到教育部。

2018年6月缅甸颁布《缅甸科技创新法》。《缅甸实现2018-2030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9年3月成立了以副总统吴敏瑞为主席的国家科学、技术与创新委员会。2019年8月7日,Myanmar Sat 2人造卫星由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火箭发射基地顺利发射升空。

缅甸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和扫盲工作,全民成人识字率约94.75%。实行小学义务教育。教育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包括日托幼儿园和学前学校,招收3-5岁儿童;基础教育学制为10年,1-4年级为小学,5-8年级为普通初级中学,9-10年级为高级中学;高等教育学制4-6年不等。缅甸共有基础教育学校40876所,大学与学院108所,师范学院20所,科技与技术大学63所,部属大学与学院22所。著名学府有仰光大学、曼德勒大学等。

医疗

根据缅甸卫生与体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2017财年末,缅甸共有公立医院1115所,医生10479名,护士20881名。主要传染病有登革热、疟疾、肝炎、肺结核。据报道,仅德林达依省2018年以来的登革热发病人数是2017年同期的2倍,2019年1-11月全国共有23203人感染登革热,死亡123人,其中克钦邦感染人数最多,达4000人。全国近1/10的人患有肝炎,结核病的发病人数排在全球前30名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缅甸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4.9%,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267.2美元;女性人均寿命69.11,男性人均寿命64.38岁。根据缅甸政府最新发布的《2019年人口普查调查》初步结果显示,2014年至2019年缅甸在人口、社会经济和发展等主要指标方面取得积极进步。国民预期寿命从2014年的64.3岁增加至2019年的69.4岁,新生儿死亡率从61.8‰降至30.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71.8‰降至37.7‰。男女比例达到88比100,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男性成员外出务工(含赴国外)比例较高。各类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12%。

媒体

国家通讯社:缅甸主要的国家通讯社有缅甸通讯社。

电视媒体:缅甸最主要的电视媒体是缅甸国家电视台(MRTV)和妙瓦底电视台。

广播媒体:缅甸之声广播电台是缅甸最有影响力的广播电台。

报纸媒体:缅甸官方报纸有《缅甸新光报》和《缅甸镜报》,私营报刊主要有《缅甸时报》、《七日周刊》、《声音周刊》和《新闻周刊》等。

通信

缅甸交通与通讯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缅甸全国共有1388个邮局。电话交换台中442个为自动交换台,6个为人工接线台;缅甸共网络用户4027.17万,移动电话用户3998.87万。在国际通讯方面,缅甸不仅开通了国际卫星电话,而且可以通过亚欧海底光缆2万条线路与33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连通,并能通过这些国家和地区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通话。

电力

据《2019年缅甸年鉴》统计,截至2018年过渡财年末,缅甸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为5651兆瓦,比2017/2018财年末新增9兆瓦,其中水电3259兆瓦,占57.7%,天然气电1779兆瓦,占33.3%,火电496兆瓦,占7.3%,柴油发电117兆瓦,占1.6%。2018年过渡财年缅甸总发电量为111.29亿千瓦时,总消耗电量为94.73亿千瓦时。据缅甸电力能源部统计,2019年12月缅甸实现全国50%家庭供电。

外交

外交政策

缅甸奉行“不结盟、积极、独立”的外交政策,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不依附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在国际关系中保持中立,不允许外国在缅甸驻军,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对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共同倡导者之一。1988年军政府上台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和贸易禁运,终止对缅甸经济技术援助,禁止对缅甸进行投资。1997年缅甸加入东盟后,与东盟及周边国家关系有较大发展。截至2019年7月,缅甸已与12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外关系

1950年6月8日中缅建交。20世纪50年代,中、缅、印(度)三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0年两国签订边界条约,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近年来,中缅两国友好关系继续稳步发展,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2011年5月,中缅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0年1月,习近平主席同缅甸领导人一致同意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中缅地方交往活跃,已有8对友好城市和省区,分别是扬州市—仰光市(1997年7月)、昆明市—曼德勒市(2001年5月)、昆明市—仰光市(2008年12月),南宁市—仰光市(2009年10月),保山市—密支那市(2010年6月),瑞丽市—木姐市(2012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仰光省(2014年3月),海口市—仰光市(2017年6月)。

2023年,中缅贸易额为209.5亿美元,同比下降15%;其中中方对缅出口114亿美元,同比下降13.3%,自缅进口95.5亿美元,同比下降16.9%。2024年1-6月,中缅贸易额为91亿美元,同比下降25.9%;其中中方对缅出口53.6亿美元,15.5%;自缅进口37.4亿美元,同比下降37.1%。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4日,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在内比都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1948年两国建交。缅甸军队接管政权后,美国将驻缅甸使馆降为代办级,停止对缅甸提供经援和禁毒援助,撤销给缅甸的贸易普惠制(GSP),对缅甸实行武器禁运,阻止国际金融机构向缅甸提供援助,不向缅甸高官及其家属发放入境签证。1997年5月,克林顿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商人对缅甸进行新的投资。2000年12月,克林顿授予昂山素季“美国总统自由勋章”。2003年7月,布什总统签署强化对缅甸制裁法案,主要措施有:禁止缅甸“和发委”成员、巩协官员、国企官员入境;禁止从缅甸进口商品;冻结军政及上述官员在美国资产及缅甸国有银行存款等。2005年1月,美国将缅甸列为“暴政前哨”国家。

2007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冻结包括缅甸“和发委”主席丹瑞在内的10名官员在美国的资产,同时禁止美国公司或个人与上述10名缅甸官员进行商业往来。10月,美国对缅甸实施新的制裁措施:命令商务部严格控制对缅甸出口;在过去制裁的基础上,对另外11名缅甸政府官员在美国的资产实施冻结,同时对其他12个相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2008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案,扩大对缅甸政府的制裁,包括冻结缅甸政府与军事领袖的个人资产、禁止缅甸红宝石与玉石出口美国市场、美国财政部宣布对10家与缅甸政府有关的公司进行经济制裁。2009年9月,奥巴马政府公布对缅甸的新政策,在维持现有制裁同时,恢复与缅甸直接接触并有条件扩大对缅甸人道援助。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加坡与包括缅甸总理吴登盛在内的东盟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2011年9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助理国务卿波斯纳和缅甸问题特使米德伟分别在华盛顿会见缅甸外长吴温纳貌伦。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缅甸进行历史性访问。2012年初以来,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相继宣布放松对缅甸制裁。2012年7月,缅美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2016年11月,美国宣布解除对缅甸经济制裁。

2017年以来,随着若开邦事件持续发酵,美国对缅军在若开邦北部的军事行为进行抨击,美国前国务卿蒂勒森指责缅军行为为“种族清洗”。2017年12月,美国以严重侵犯人权为由宣布对缅甸西部军区前司令貌貌梭实施制裁;2019年7月,美国宣布禁止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副总司令梭温等4名高级军官及家属进入美国,指控其参加“种族清洗”,侵犯了人权。

在1997年加入东盟后,缅甸重视与东盟各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2016年民盟政府上台后,吴廷觉总统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首站访问东盟成员国老挝。新上任的吴温敏总统也将东盟成员国——新加坡作为出访首站。

印度是缅甸在南亚的重要邻国,缅甸也是印度推动“东进”运动的重点国家。2016年10月,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访印,2017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首访缅甸。2018年12月,印度总统拉姆·纳特·科温德访问缅甸,期间与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就两国间合作事宜交换意见。

孟加拉国是缅甸在南亚的另一重要邻国。2017年以来,靠近缅孟边界的缅甸若开邦地区暴力恐袭事件持续升级,数十万穆斯林难民逃离缅甸至孟加拉国。2017年11月23日,缅甸和孟加拉国就遣返难民事达成初步共识并签署谅解备忘录。2018年4月11日,缅甸社会福利与救济安置部部长温妙埃博士赴孟加拉国商讨遣返难民相关事宜。截至2020年5月,尚未实现难民遣返。

民盟政府上台后希望与西方保持较好关系。2017年5月,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访问欧盟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6月,昂山素季访问加拿大;2017年1月,英国外长鲍里斯• 约翰逊访缅;11月27日,教皇方济各抵达缅甸仰光,成为首位访问缅甸的罗马教皇。2018年1月18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访问缅甸西部若开邦。这是首次有外国政府阁僚进入若开邦地区。在若开邦暴力冲突发生后,西方主要国家普遍指责缅甸侵犯人权。2019年9月,韩国总统文在寅访问缅甸,这是韩国总统时隔7年再次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风景

综述

缅甸有15处自然与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名录,4个文化遗产进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在全国划设了86处文化遗产保护区。

主要景点

蒲甘古城位于缅甸中部,遗址由8个遗产点组成,内有大量寺庙、窣堵坡、修行所、朝圣地以及考古遗迹、壁画和雕塑,蒲甘又被称为“万塔之城”,蒲甘佛塔以数量众多、保存完好、建筑价值高而举世闻名,与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南亚三大佛教奇观。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骠国古城位于缅甸中部,座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包括罕林、毗湿奴和室利差旦罗三座用砖石建造、外围被城墙和护城河环绕的古城,这些遗迹见证了骠国在前200年至900年间1000多年的历史。

骠国古城遗址是缅甸最早的城市文化发源地、南传上座部佛教最早传入地,也是东南亚地区最早的古城遗址之一,其创造的文化奠定了蒲甘王朝文化的基础,是缅甸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