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族

更新时间:2023-09-02 17:30

芒族(越南语:Người Mường)是越南(Việt Nam)官方划分的54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越南西北部,集中于和平省(Tỉnh Hòa Bình),以及清化省(Tỉnh Thanh Hóa)的山区。

简介

芒族的主要居住地介于泰族(Người Thái)和京族(người Kinh)的分布区之间,南北约350千米长,东西约80千米宽的狭长地带,从安沛省(Tỉnh Yên Bái)西北部一直延伸到乂安省(Tỉnh Nghệ An):包括和平省的全部,清化省的伯尺县(Bá Thước)、锦水县(Cẩm Thủy)、郎正县(Lang Chánh)、玉乐县(Ngọc Lặc)、如春县(Như Xuân)、石城县(Thạch Thành),富寿省(Tỉnh Phú Thọ)的清山县(Thanh Sơn)、安立县(Yên Lập),山罗省(Tỉnh Sơn La)的符安县(Phù Yên)、北安县(Bắc Yên)、木州县(Mộc Châu),河西省(Tỉnh Hà Tây)的巴维县(Ba Vì)、国威县(Quốc Oai),安沛省的文振县(Văn Chấn)、镇安县(Trấn Yên)等,南部的多乐省(Tỉnh Đăk Lăk)、同奈省(Tỉnh Đồng Nai)等也有芒族零星分布。

芒族(越南语:Ngi Mng/ )是越南官方 划分的54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越南西北部, 集中于和平省,以及清化省的山区。 芒族人自称“莫尔”,在一些地区又有不同称呼, 如“莫”(和平省)、“莫爱”(昆爱地区)、“蒙沙”(广平省)等。“芒”他族该民族的称呼,在泰 语中,“芒”(勐)是“区域”或“地区”之意。芒族人还 自称“孟龙”,意即“住在中心地区的人。

芒族人民有着出众的才华,男人擅长狩猎,女人则心灵手巧,耕种梯田是他们谋生的主要方式。 芒族长期从事山地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以水稻为主要食粮,亦耕种旱稻,以及黄麻、棉花等经济作物,同时进行采集、渔猎,并饲养家猪、水牛、鸡、鸭等家畜家禽作为食物补充。其他收入来源包括售卖山林特产,如木材桂皮蘑菇等。

手工业有织布、染色、养蚕、缫丝等,可自行生产衣物和简单器具。几乎没有制陶瓷、冶鉄业,陶瓷器皿和金属工具需要通过与外界交易得来。

芒族村落常由十数户组成,房屋为干栏式(高脚房屋),内部以竹屏分隔。屋中设有龛位,是为祖先而设。门外放有水桶,供入室前洗脚使用。

芒族的起源与京族有着紧密关系,芒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从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来看,芒族与京族有亲缘关系,可能同源于雒越(Lạc Việt),与东山文化(Văn hóaĐôngSơn)有关。两千多年来,居住于红河流域与沿海地区的雒越人,经济发展更快,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逐渐分化为京族;而居住于山区的雒越人较大程度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其说元朝遗留的蒙古人与其融合形成今天的芒族。倒不如说芒族可能跟京族人、苗族人、汉族人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芒族主体可能是苗人,现在之所以跟京族文化相差很小,是因为长期融入越南,而越化的结果,从芒族人的“莫尔”、“莫爱”、“莫”、“蒙沙”等自称中可以看出,芒族其实大多源自苗族的各个支系。“莫”跟苗族自称“莫”的支系自称相似,“蒙沙”其实源自苗族支系“蒙洒”,“蒙洒”其意为汉苗,由汉人形成的一个苗族支系,芒族可能就是句芒一族里的一些分支与雒越人融合形成的结果。芒族的语言称为芒语,与越南语很接近,但汉语借词更少,亦属于南亚语系越芒语族(Hệ ngôn ngữ Nam Á—Ngữ tộc Môn-Khmer)。

现在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加微弱。

此外,也有某些学者认为,在现今中南半岛的一些民族,比如说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京族和芒族、甚至属于南岛民族的台湾少数民族,也都和百越有相当程度的密切关联。

宗教

芒族人多相信万物有灵,村庄多建有祭祀城隍的亭子,并求拜土地、山神、林神、河神等,且认为存在妖魔坑害人类。

民间有各种禁忌,禁止食用某些动物,这可能是原始图腾的残余。

芒族实行祖先崇拜,有祭祖的习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