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

更新时间:2024-06-17 20:59

衡山县,隶属湖南省衡阳市,地处湖南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因境内有衡山而得名。东临衡东县,南接衡南县,西界衡阳县、双峰县,北抵湘潭县,中部环绕衡阳市南岳区。地理坐标:东经112°27′~112°57′,北纬26°58′~27°28′。南北长54.5公里,东西宽48公里,总面积935.5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衡山县辖7个镇5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衡山县常住人口为335704人。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西晋置衡山县。据《今县释名》:“西北衡山,是为南岳,山如车盖及衡轭之形,故名。”县因衡山得名。

衡山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以境内有南岳衡山得名。

建制沿革

上古时期,中国划分为九州,衡山属荆州,荒服。

商未变,先后为三苗蛮族和扬越杂居之地。

匡王三年(公元前610年),周与楚战,楚大败,庸国率臣服于楚的小国麇子国(在今湖北省郧西县天河一带),罗、百濮、蛮等叛楚。楚庄王率楚军以退为攻,各个击破,灭了庸、罗、百濮等十余小国,然后集中兵力攻麇子。经七战,败麇子。麇子人败逃到衡山县草市、杨林、高塘、南湾及攸县一带,立稳足后,进驻今衡山县城等地,复立国麇子国,故衡山县春秋时称为麇子。

并天下,隶长沙郡(秦始皇24年)。

汉(汉高祖元年复属楚,汉高祖五年)封为长沙国湘南县地(新始建元年,废长沙国,湘南县改属荆州填蛮郡。东汉建武元年,属荆州长沙郡湘南候国。

建安十三年(208年),为刘备所占。建安20年,湘江东西一带分别为孙权、刘备割据。建安24年,改属孙孙权。三国时置衡阳县,隶衡阳郡(三国时吴大帝黄龙元年属吴,吴会稽王太平二年即公元257年,立衡阳郡兼置衡阳县〈非今衡阳县〉、湘西县,辖今衡山县、南岳区及湘潭县涓水以东和株洲县湘江以西地区),其地(县治)在今兜率寺(今永和乡老粮仓一带)侧,距今县治二十余里。

晋改曰衡山,为县名之始。西晋惠帝永熙元年即公元290年,衡阳县更名衡山县,属荆州衡阳郡,辖区与原衡阳县同。永嘉元年(307年)8月,改属湘州。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复属荆州。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重属湘州衡阳郡。

隋以湘西、湘乡二县省入,隶潭州。隋开皇九年,湘乡、湘西两县并入衡山县,属长沙郡,县城迁湘西县城即今株洲市淦田一带。大业三年,改衡州为衡山郡,属荆州,领衡阳、涞阳、湘潭、新宁四县。大业六年辖今衡山县、南岳区、湘乡县、双峰县全境,湘潭县、湘潭市区、株洲县、株洲市区湘江西部地区和望城县湘江以西南部地区,迁治于白马峰下(今衡山县开云镇环溪村一带)。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出湘乡县。贞观元年(627年),属江南道长沙郡。神龙二年(706年),改属衡山郡,辖区与晋时同。唐神龙三年,御史马目襄奏复旧治,其后又以水患改迁白茅镇,南临湘水百二十步,即今县治也,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江南西道采访使。天宝元年(742年),衡山郡改名衡阳郡,衡山县属之。天宝八年(749年),湘江对岸原湘潭县部分地区划入,时衡山县辖今衡山县、衡东县、南岳区和安仁县部分山区。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4年),属南楚衡州。晋天福五年,属潭州。未几,复隶衡州。

宋乾德三年(921年),又属潭州。淳化三年,复属衡州。四年,因茶盐制置使雷有终请,遂定为潭之属县,至道三年(997年),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咸平五年(1002年),划东南部地区给安仁县。景炎二年(1277年),属湖广行省潭州路。

元天历二年(1329年),潭州路更名天临路。至正二十四年,改天临路为衡州府,衡山县属之。

明朝洪武初,仍隶衡州府。编户三十二里(旧时县以下的行政单位),后并为一十七里。案:在城一厢,在外六乡,分十六里。疆域:东西广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里至:冬至攸县,地名井冲为界,一百二十里。西至衡阳县,地名九渡铺为界,四十五里。南至茶陵县,地名黄茅铺为界,北至湘潭,地名柘塘铺为界,三十五里。东到攸县一百八十里。西到衡阳县一百里。南到茶陵县一百九十里。北到湘潭县一百八十里。东南到醴陵县九十五里,西南到安仁县二百三十里。东北到善化县(系宋朝划长沙县五个乡,湘潭县两个乡而设。民国元年(1912年)并入长沙县二百八十里。西北到湘乡县一百六十里。

清属衡州府。

民国废府存县,直属湖南省。

1949年8月,湖南省和平解放,衡阳市由原省辖市改为县级市,衡山县由衡阳专区管辖,衡山县包括今衡山、衡东两县和南岳区。

1950年,衡阳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一至八区(湖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1月5日报告备案)

1951年,设立南岳特区,以衡山县的南岳镇及白果、贯底等16个乡为其行政区域(湖南省人民政府1951年2月5日报告备案)

1951年撤销衡阳市七区、八区(湖南省民政厅1951年11月1日批准)。

1952年撤销衡阳、郴州、零陵3专区,设立湘南行政区(地级)。衡阳专区的茶陵县、攸县划归湘潭专区,其余26个县划归湘南行政区(政务院 1952年11月13日批准)。

1952年衡阳市降格为县级市,划归湘南行政区(政务院1952年11月13日批准)。

1952年撤销南岳特区,并入衡山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12月27日批准)。

1954年撤销湘南行政区,设立衡阳专区、郴县专区。衡阳专区辖衡阳市及衡南、衡山、常宁、宁远、永明、道县、零陵、东安、祁阳、祁东、衡阳、江华12县。郴县专区辖郴县、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新田、永兴、耒阳、安仁、酃县14县(国务院1954年6月批准)。

1960年设立南岳管理局,以衡山县的南岳镇和南岳、店门、祝融、师古4公社为其行政区域(中共湖南省委员会1960年4月21日报告备案)。

1963年撤销南岳管理局,设立南岳县,以衡山县的南岳、店门等51个公社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3年5月20日批准)。

1966年撤销南岳县,并入衡山县(国务院1966年1月18日批准)。

1966年设立衡东县,以衡山县湘江东岸6个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6年1月18日批准)。

1969年衡东县驻地由衡山县开云镇城迁至衡东县洣水镇

1983年撤销衡阳地区,所属的衡阳、衡南、衡山、衡东、常宁、祁东6县划归衡阳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1984年,基于南岳镇、南岳乡及东湖、马迹、望峰三个乡镇的10个村,设立衡阳市南岳区(湖南省人民政府1984年5月22日批准)。

2005年,开云镇与师古乡合并设立新的开云镇(镇政府驻赵家大屋)。调整后,衡山县辖8个镇、9个乡:开云镇、白果镇、东湖镇、萱洲镇、长江镇、新桥镇、马迹镇、店门镇、贺家乡、永和乡、沙泉乡、福田乡、岭坡乡、望峰乡、长青乡、贯塘乡、江东乡。

2009年《湖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建议方案》公布,拟将衡山县、衡东县、南岳区合并为衡山市,在行政级别上升格为副厅级。

2010年6月7日,衡阳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提出的“扩城边岳”方案,计划将衡山县店门镇划给衡阳市南岳区,打通南岳区与衡阳市之间的“飞地”,以抵制南岳区合并到衡山县,达到衡阳市对南岳区的长期控管。

2010年6月13日,为抗议衡阳市划走店门镇,600多衡山县群众向107国道出发游行,并将国道围堵4个小时之久。

2010年6月16日,衡阳市委宣布,暂停店门镇的区划调整工作,湖南省管县改革模式陷僵局。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辖区一直包括今衡山县、衡东县和南岳区。

1951年2月,划出南岳镇和附近5个乡给省南岳管理局建南岳特别区。12月,加划岳后山麓11个乡。

1952年7月,该特别区撤销,上述乡镇仍划归衡山县。

1960年4月,划出当时的南岳公社、南岳镇给兼具地方行政职能的南岳管理局。

1961年11月,给其增划白果区所属新桥、马迹、东湖、江东、贯塘、白果、松柏、望峰、贯底、棠兴等10个公社。

1963年5月,设立南岳县,以原南岳管理局的管辖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1966年2月,南岳县撤销,辖区复划归衡山县,同时析出县境湘江以东的行政区域新建衡东县。

1984年5月,将南岳镇、南岳乡和东湖、马迹、望峰3乡等南岳山腰以上的10个村划给新建的衡阳市南岳区。此后,辖区无变动。

2015年11月18日,将东湖镇、马迹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东湖镇,镇人民政府驻东湖村(原东湖镇人民政府驻地);将白果镇、长青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白果镇,镇人民政府驻桐梓村(原白果镇人民政府驻地);将岭坡乡、望峰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岭坡乡,乡人民政府驻龙潭村(原岭坡乡人民政府驻地);将萱洲镇和贺家乡成建制合并设立萱洲镇,镇人民政府驻萱洲村(原萱洲镇人民政府驻地);将开云镇、沙泉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开云镇,镇人民政府驻岳峰村(原开云镇人民政府驻地)。本次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后,衡山县共撤销5个乡级建制,现辖永和、福田铺、岭坡、贯塘、江东5个乡,开云、白果、东湖、长江、店门、萱洲、新桥7个镇,县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开云镇)。(湖南省民政厅 湘民行发〔2015〕34号)

区划详情

截至2016年7月31日衡山县辖7个镇、5个乡,25个社区、319个建制村,151个居民小组、3235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位于衡山县开云镇建设街9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衡山县位于南岳衡山和附近地区,为衡阳西南云大都市区组成部分。地处东经112 °27'-112 °57',北纬26 °58'-27 °28'之间,东隔湘江与衡东相望,南接衡阳市石鼓区,西邻衡阳市南岳区,西南与衡阳县接壤,西北与双峰县毗邻,北界湘潭县。南北纵长54.5千米,东西横跨48千米,总面积935.5平方公里。

地形

衡山县境地形内高外低,将祝融峰围在中间,地势向西北、东南逐渐降低,形成两个倾斜面。以山、丘、岗为主,兼有河溪、平原,其地貌组合具有带状阶梯式分布特点,衡山县山地约占11.4%,丘陵约占42.3%,岗地约占24.8%,平原约占21.5%。

境内主要山峰有:巾紫峰、燕子岩、勾头峰、吐雾峰等。

气候

衡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充裕,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水热基本同季,雨旱季较明显;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17.5℃,后山比前山气温略低,年平均无霜期为286天,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

水系

衡山县境内有湘江干流64.85千米。有湘江支流38条,总长达444.8千米。其中一级支流10条177.5千米;二级支流17条186.2千米;三级支流8条78.9千米;溪流3条26.1千米。

衡山县域属湘江水系,水体总面积48.6平方千米,占衡山县面积的6.2%。有湘江大小支流185条,共900多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38条,共长468.7 千米。 境内年均降雨量为11.81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5. 01亿立方米,湘江年均流量为505.4亿立方米,衡山县地表水资源约259.03亿立方米,汛期在4-7月, 枯水期一般出现于11月至次年1月。民国时衡山站湘江最高水位55.89 米(1924年),超过警戒水位8.89米,建国后,最高水位54. 88米(1994年)。

湘江

从衡阳市石鼓区衡南县与衡山县萱洲镇交界的草鱼石入境,南北流向经县境萱洲、永和、师古、开云、长江六个乡镇,至长江镇永丰村入湘潭镇境。境内长64.85千米,境内河面宽300-1200米。河道可四季通航,大源渡航电枢纽建成,直航千吨级船舶,湘江正常水位41.7米,警戒水位47米,正常水深2.3米。

涓水

古名兴乐江,又名白果河,为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双峰县昌山,从新桥石地方村入境,沿途流经新桥、贯塘、江东、白果、长青五个乡镇,至长青乡晓岚村晓岚港出境入湘潭县。境内长26.8千米,河道汇水面积490.4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3.98立方米/秒。上世纪50年代前,为衡山第二条通航河道,后因河床淤高,不能通航。

荆陂河

又名金边河,为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衡山紫盖峰东侧福田铺乡,流经沙泉、开云、长江等乡镇入湘江,全长29千米,集水面积112.2平方千米。

乌江

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南岳紫盖峰东南侧,流经师古,永和等乡镇,至师古乡乌石铺入湘江,全长20千米,集水面积119.4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衡山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丰欠不均。新中国成立后,衡山县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截至2001年底,衡山县累计建设各类水利2.2万余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新桥、九观桥),小一型水库11座,小二型水库67座,大小塘坝2.2万余处,可蓄水量1.218亿方。

土地资源

衡山县土地总面积为944平方千米,全县耕地面积为16180 公顷,其中水田15630公顷,旱土550公顷。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衡山县境内的植物有种子植物104 科,1200余种,木本植物83科,810余种。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香樟香果树、楠木、鹅掌楸、凹叶厚朴、喜树、刺楸等。

主要植被类型有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灌木林(丛)、油茶林。 其中,马尾松林分布面积10余万亩,杉木林分布于700米以下的低山,有 近6666.7公顷,竹林主要分布于马迹、东湖、望峰、 岭坡、店门等乡镇,面积8553.3公顷,灌木林(丛)分布极广,主要有胡枝子灌丛、茅栗灌丛、桎木灌丛、铁芒箕灌丛等,油茶林主要分布在长江、开云、萱洲、永和、店门等乡镇,面积6666.7公顷。 就植物整体而言,境内主要有草本、木本、观赏植物和中草药材4种。草本植物有水浮莲水葫芦、浮萍、马齿苋等, 木本植物有杉、马尾松、柏、榆、槐、苦楝、株、梧桐、杨、柳、棕榈、樟、梓、油茶、油桐、茶叶、柑桔、楠竹、小竹等;观赏植物有铁树罗汉松、雪松、凤尾松、龙柏、白玉兰木兰杜鹃花桂花茉莉迎春花栀子花牡丹玫瑰腊梅木芙蓉、花石榴、菊花、君子兰、鸡冠花、牵牛花等;中草药材有半夏、桔梗、陈皮、前湖、柴胡、香附子、菟丝子、黑芝麻、路路通(枫球)、柿蒂、薄荷、车前草、金银花、艾叶、茯苓、五倍子等。境内新发现14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农业野生植物:野荞麦、野生猕猴桃、野茶、野苎麻、野兰花、野百合、野桃、兰花、杜鹃、水车前、地黄、乌药、野山药、犁头草、卷柏。境内野生动物种类也较多,陆生野生动物64科,180余种。

动物资源

兽类主要有獐、兔、狼、黄鼠狼穿山甲等;鸟类有燕、杜鹃鸟猫头鹰啄木鸟、雉、竹鸡、翠鸟斑鸠、喜鹊、乌鸦、布谷、麻雀、画眉等;虫蛇类有蝴蝶蜻蜓蟋蟀、蜘蛛、蚯蚓、青蛙、蝮蛇、青草蛇、银环蛇五步蛇、蝇、蚊、土蜂金龟子螳螂等;水产类有鲭、、银鱼、鳗、胭脂鱼、乌鱼、鳅、黄鳝、蟹、大小田螺、虾、、蚬、、乌龟等。饲养动物中,家禽以鸡为主,鸭、鹅、鸽次之;家畜以猪为主,牛、狗、羊、猫次之;水产以草、鲢、鲤鱼为主,鲭、鲫、鳊鱼次之。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果子狸、虎纹蛙、草鸮、红腹锦鸡、鹰类、隼类、秧鸡等10 余种。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白鹭野鸭竹鸡山雀、华南兔、青蛙、蛇类、麂子等几十种。

矿产资源

根据官网2018年4月3日显示,衡山县区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多,给成矿地质条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矿产资源丰富,被列为湖南省矿产资源发达县。矿种达32种,主要矿产资源有、钠长石、钾长石、高岭土、石膏、重晶石、陶土、云母、石英、无烟煤、花岗石等20多种,主要分布在东湖镇、马迹镇、白果镇、长青乡。大型矿床、矿点、矿化点3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8处。钠长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5%,占全省储量的98%,单个矿床储量居亚洲之最。瓷泥石膏储量均居全省第二。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衡山县年末12.67万户,总人口44.96万人,减少4712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79288人,乡村人口370392人。全年共出生人口4896人,出生率10.9‰;死亡人口7743人,死亡率17.2‰;净减人口284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3‰。年末常住人口38.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48万人,城镇化率40.6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衡山县常住人口为335704人。

2022年,全县年末129152户,总人口432207人,减少3463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43465人,乡村人口288742人。全年共出生人口2515人,出生率5.8‰;死亡人口3756人,死亡率8.6‰;净减人口12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8‰。年末常住人口33.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6万人,城镇化率48.5%。

民族

衡山县境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土家族黎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景颇族土族仡佬族鄂温克族侗族白族等14个少数民族分布。

政治

(表格资料来源于:)

经济

综述

2017年,衡山县实现生产总值167.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0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3386万元,增长6.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77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为19.2:27.7:53.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1.9%和6.0%,贡献率为7.6%、22.5%和69.9%。人均内生产总值43416元。

2020年,衡山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378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0360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9180万元,增长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88287万元,增长4.0%。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为21.9:38.5:39.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6.7%、43.1%和40.2%。

2022年,衡山县实现生产总值200490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9840万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5398万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9666万元,增长5.4%。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为20.4:39.7:39.9。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2.8%、48.9%和38.3%。人均GDP60207元。

2023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267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3143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59630万元,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3955万元,增长5.4%。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为19.0:40.4:40.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0.8%、55.7%和33.5%。人均GDP64174元。

第一产业

2017年衡山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28亿元,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223234万元,增长3.4%,林业产值68743万元,增长3.7%,牧业产值15.71亿元,增长2.7%。渔业产值21059万元,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6亿元,增长14.0%。

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31.98千公顷,增长0.8%。粮食总产量210199吨,增长0.4%;油料18149吨,增长2.3%;瓜果38850吨,增长20.9%;茶叶453吨,增长0.7%;水果48326吨,增长16.2%;席草7744吨,增长4.7%。

2017年牲猪出栏68.3万头,增长1.9%;家禽出笼933万羽,增长2.0%;禽蛋产量17755吨,增长1.0%;肉类总产量67785吨,增长1.9%;水产品产量12898吨,增长1.5%。

201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72亿元,较2016年增长3.4%。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5.55亿元,林业增加值6.69亿元,畜牧业增加值8.39亿元,渔业增加值1.4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237万元。与2016年比较,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下降1.2%,林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上升1.0%,服务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上升0.2%,畜牧业和渔业与上年基本持平。

202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0626万元,增加3.5%,其中:农业产值217730万元,林业产值100225万元,牧业产值272231万元,渔业产值5699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3448万元。202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9108万元,较上年增长3.5%。

2023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7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21.85万吨,增长2.1%;油料18990吨,减少5.2%;瓜果27485吨,减少0.49%;茶叶490吨,增长5.5%;水果36299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2023年,全年生猪出栏64.05万头,增长2.28%;家禽出笼757.36万羽,增长3.99%;禽蛋产量1.84万吨,下降8%;肉类总产量4.87万吨,增长2.52%;水产品产量23648吨,增长4.0%。年末农业机械9.52万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6.16万千瓦,人均拥有农业机械1.60千瓦。

第二产业

2017年,衡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4.85亿元,增长17.5%。园区产值91.79亿元,增长16.4%。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工业经济科技含量,工业结构逐步优化,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9.21亿元,增长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44亿元,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82.7%,上升14.8%。园区工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0.0%,上升5.9%。工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有所减缓,全部工业占GDP的比重23.4%,较上年下降2.0%。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0.0%,拉动GDP增长1.7%。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9.6%。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86家规模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盈亏相抵)6.11亿元,增长80.8%;实现利税(盈亏相抵)8.32亿元,增长71.1%。32家高新科技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6.76亿元,占GDP比重16.0%。

2023年,全县1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63.35亿元,增长9.2%。园区工业产值139.01亿元,增长8.6%。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0.2亿元,增长1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9%。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园区工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5.1%。工业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全部工业占GDP的比重28.3%,对GDP的贡献率为42.9%,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58.9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7.70%。

第三产业

2017年,衡山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3亿元,增长10.8%。实现城镇销售额27.61亿元,增长10.9%;实现乡村销售额5.22亿元,增长10.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26.51亿元,增长10.8%;住宿餐饮业销售额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17年底,衡山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3109人。其中:高级职称813人,中级职称5834人,初级职称6462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40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衡山县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91%,初中生年巩固率为99.8%。本学年新招普通高中生2196人,毕业2081人;招收初中生4548人,毕业4551人。招收小学生4990人,毕业4538人。年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887人,初中在校学生12813人,小学在校学生28679人。

2023年,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3570人。其中:高级职称879人,中级职称5806人,初级职称6885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09人。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协调发展。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2%;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初中生年巩固率为100%;本学年新招普通高中生2595人,毕业2375人;招收初中生4780人,毕业4471人;招收小学生3204人,毕业4811人。年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541人,初中在校学生14762人,小学在校学生23332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底,衡山县举办11次群众性文艺活动,为全县320家农家书屋配送新书6.56万册;举办唐群英女士逝世80周年纪念活动,维修其故居和墓地;衡山民歌《一塘清水一塘莲》获“欢乐潇湘、幸福衡阳”群演赛一等奖;完成公益电影放映3816场次,送戏下乡100场次;开展文化专项整治行动16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1200家次;全县网吧普及安装文网卫士监管平台软件。2019年10月,衡山窑遗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成为衡山县第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底,衡山县医疗卫生机构25个;卫生工作人员248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75人;卫生机构病床1646张。

2023年,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250个(含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村卫生室、诊所等);卫生工作人员28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00人;卫生机构病床2289张;建制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139人(其中包含注册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生33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衡山县普及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大型活动10次;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修建了45条健身路径,建设省级乡镇体育健身工程1个。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总座位2998座的衡山体育馆开工建设,构建主体工程。体育赛事上,获市中老年篮球赛冠军,获省篮球赛三等奖,获全运会两项冠军,总决赛第四名。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底,衡山县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21万人,企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3.0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8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2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1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全面施行,参保人数23.1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57万人。

2023年末,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32万人,企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3.3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2.6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3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02万人。

固定资产

202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年内固定资产投资87.49亿元,增长15.9%。城镇投资作出重要贡献,投资80.25亿元,增长18.45%,占全部投资的91.72%;房地产投资7.2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

建筑业持续发展,2023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25家全年完成建筑施工产值72.29亿元,增长15.04%。房屋施工面积223.8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0.15万平方米。

运输邮电通讯业

2023年末,全县拥有大小货车763辆/9655吨,大小客车258辆/7380客位。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29.1%和26.7%。互联网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务总量增长67.3%。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量2.6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量20.8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进一步发展,固定宽带网络用户8.15万户。

国内贸易

202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6亿元,增长10.1%。分城乡看,实现城镇销售额44.3亿元,增长8.4%,实现乡村销售额11.06亿元,增长17.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销售额44.8亿元,增长10.3%;住宿餐饮业销售额10.56亿元,增长8.9%。

招商引资

财政和金融

2023年,全县财政稳健运行。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64万元,增长15.82%。其中,税务部门完成115845万元,增长15.53%;财政部门完成52119万元,增长21.25%;全口径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2.4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418万元,增长22.91%。其中,地方税收70318万元,增长11.42%;非税收入64100万元,增长38.58%;地方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52.31%。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1698万元,增长12.79%。

金融形势平稳发展,存贷较快增长。2023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22.48亿元,增长9.2%;各类贷款余额14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2023年完成保险业务收入4.01亿元,增长8.9%。其中:财产险1.54亿元,增长8.4%;人身险2.47亿元,增长9.3%。

旅游

居民收入消费

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80元,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47元,比上年增长4.9%。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22.68亿元,增长12.9%,人均储蓄67194元。

交通

2009年—2013年,衡山县完成干线公路建设资约3亿元,水泥路建设118千米,危桥改造6座。其中改善107国道21千米,314省道干线公路改造30.4千米,老省道314线硬化3.8千米,四东线硬化22.4千米,新马线硬化12千米,衡萱线硬化16千米,白松线硬化3.2千米,青石线硬化9千米;维修加固了衡山湘江大桥和罗陂南桥,重建东湖桥、新桥大桥、万年桥、白果大桥。

旅游景点

主要景点

(以上资料来源于)

所获荣誉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十届湖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县(市)。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湖南省文明城市”称号。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2月22日,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著名人物

古代,有官至枢密使曹仕泰赵葵,官至兵部尚书的曹承辉茹瑺,官至的工部尚书廖刚,官至刑部尚书赵方,位列历代112位医圣之一的“白喉神医”李纪方,双双高中进士的旷敏本与旷敦本、聂镐敏与聂铣敏、李子荣与李子茂三对亲兄弟。近代,被孙中山誉为“巾帼英雄”、被康克清颂为“一代女魂”的唐群英,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和中国纱厂联合会副会长的聂云台,曾任中华民国财政部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著名文字学家的符定一,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上将军事参议官、湘军总司令兼湖南省省长的赵恒惕,中华民国国防部预算局中将局长曹振鹏,湖南农运第一面大旗的岳北农工会领袖刘东轩、谢怀德,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一师师长李实行,铁道游击队政委文立正。涌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杨玉书,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容光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廖山涛黄润乾赵淳生等著名人物。

欧阳彬(894年-951年),五代十国衡州衡山县(今衡阳市衡山县)人。后蜀词人,累官尚书左丞相,出为宁江军节度使、夔州节度使。

曹承辉(958年-1043年),大唐光禄大夫曹启宗三世孙,字耀衡,湖南衡山人,北宋仁宗时兵部尚书,赠银青光禄大夫,妻一品夫人,子给事选驸马。

曹仕泰北宋末年生(约1110年),大唐光禄大夫曹启宗九世孙,字安伯,湖南衡山人,任枢密使

赵葵(1186年-1266年),南宋儒将,宋宗室,著名画家。历任中大夫、左骁骑将军、华文殿直学士、淮东安抚制置使、湖南安抚使、资政殿学士、福建安抚使、枢密使兼参知政事、丞相兼枢密使等。咸淳二年逝世,追赠太傅,谥忠靖。传世作品有《杜甫诗意图》。

唐群英(1871年-1937年),中国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被孙中山先生赞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女权运动的领袖人物,近代著名的女报人、女诗人、女教育家,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其列为中华百年八大女杰之一。她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康克清尊称为“一代女魂”。

符定一 (1877年-1958年) ,字宇澄,号梅庵,湖南衡山人,著名文字学家,曾任湖南省公立高等中学校长,是毛泽东同志的恩师,解放后任中央文史研究馆第一位馆长,以《联绵字典》传名于世。

文立征(1911年-1945年),革命烈士,《铁道游击队》中政委李正的原型。

王治来(1930年-),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一届理事兼副秘书长,第二届常务理事;中国蒙古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湖南历史学会副会长;湖南世界史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2月6日,由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刘英武(1941年-),著名IT界精英人士,现为群硕董事长,曾经担任IBM副总裁,是其历史上职位最高的华人之一,随后他担任过台湾宏碁电脑总裁、台湾日月光集团总裁等。

李银河(1952年-),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著名作家王小波之妻。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曹金华,1974年生,湖南衡山人,字希远,号南岳山人,国画家、油画家、书法家,国家民族画院画家、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油画学会会员,湖南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广东中国画学会会员。先后研读于中国文化部重彩画高研班,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研班,作品二十余次参加国家级美术展览,并多次获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优秀奖。国画油画书法作品累计800余幅被中国文化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等12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